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实施过程中,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内外部环境选择专业建设方向。例如,有的高职院校具有显著行业特色,有的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有专业布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趋势,新设专业紧密贴合地方经济发展,逐渐发展演化成综合性高职院校。因此,在“双高计划”实施与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从各个层面强化高职院校与产业的密切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主要环节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教学的基本职能是技术型人才培养,因此,在对产业与专业建设对接的分析中,要重视人才培养,并将其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任务。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形成合力,不断强化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引进产业高端人才、能工巧匠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重视专业布局,结合地方产业需求与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实现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随着高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依托已有的专业,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与地方的产业需求,不断拓宽自身的专业布局,在专业建设方面形成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办学格局。第一,通过特色专业的辐射作用,实现理工结合、文理结合、艺工结合,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部门共同构建了多个覆盖本地区的政产学研机构,展开了对关键技术的攻关,营造和谐的专业生态环境。例如,在工学专业中,原本有现代纺织技术、染整技术等专业,后来增设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和产品艺术设计有密切联系;再如,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专业基础上开发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技术等专业。第二,突出专业优势与行业办学特色,以主干专业为中心,对支撑专业进行构建,不断拓展专业发展空间。例如,学校的主要优势专业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可以发展与电子信息联系紧密的专业,如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在专业规划与建设中,关注行业特色优势的发展,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加大对行业领军人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
---此处隐藏3582字,下载后查看---
[1]麦英姿.产教融合视域下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时代方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9(23).
[2]邵爱英.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校会计人才培育探究[J].今日财富,2019(12).
[3]宣立华,张树礼,李相晋.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以东营职业学院为例[J].中外交流,2018(51).
[4]赵彤.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实践研究:以长春工程学院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5]王煊,韩德明.基于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校企合作平台共建方略:以武昌理工学院为例[J].新智慧,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