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环节提高基层党校基本培训质效

更新时间:2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委党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决策部署,在抓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等关键环节上,结合宣城实践,从制度设计、资源共享等方面发力,推动基本培训工作行稳致远。

统筹构建基本培训协调推进制度体系。宣城市干部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宣城市贯彻〈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实施意见》,并强化落实,推动构建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多主体协同的基本培训新格局,在统筹协同上下功夫。建立“三调两考”制度,实行重点对象点名调训、重点领域分类调训、重大任务点岗调训,强化对学员所在单位和干部本人的考核,将完成调训任务情况纳入单位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范围。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学时考核制度,强化对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刚性约束。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研究解决基本培训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将基本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在班次设置上出实招。坚持基本培训目标与需求相结合的导向,把基本培训全覆盖的原则与组织、岗位、个人需求相贯通。有条件的县市区党校探索制定都市圈、城市群等跨地区培训资源共享协作制度,推动学员交流学习,构建分层次、多形式、精准化的基本班次设置制度体系,实现供与需的精准匹配、教与学的“双向奔赴”。

统筹构建基本培训课程内容体系。将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本培训主题主线,探索建立“原著导读、特色课程、案例课程、现场教学、研讨交流、专家点评”等立体化课程清单,创建“集中自学、读书沙龙、专家讲授、现场感悟、课题研究”等五位一体的理论教学机制。坚持党性立身。构建党的宗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性分析等全周期全链条党性锤炼清单,系统推进“精品化凝心铸魂、模块化涤荡心灵、多维化锤炼自我、多元化警示叩问”四位一体的党性教育模式。坚持提升本领。按照总书记强调的“七种能力”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学员“两带来”,与时俱进制定能力提升课程清单。强化实践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综合运用情景模拟、桌面推演、工作复盘、蹲点调研、挂职锻炼等方式,着力提升干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能力。坚持资源共享。依托现代化大数据网络平台,立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精品课、中组部好课程以及省市党校精品课等,加强基本培训资源全链条智慧化整合,探索建立省域党校系统“一盘棋统筹、一张网推进、一体化运营”网络培训同质同效共享平台,实行“主课堂+分课堂”直播互动模式,确保基层党校优质课程高效配置。

统筹构建基本培训师资支撑体系。坚持守正创新、多措并举,努力构建培育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人才队伍的长效机制。严把政治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制定不拘一格“引育留用”人才政策,并争取纳入地方人才政策体系。探索建立具有党校特色的师资准入与退出奖惩机制,积极打造市县党校人才共育、学科共建、资源共享、系统共创一体化共享平台,促进优质师资效益最大化。系统谋划多元化师资团队培育新格局,积极推荐骨干教师进入各类专家库、学术团队、人才方阵,助力基层党校教师加速成长。厚植科研基础。创建“两必须”教研咨一体化制度,凡是进入主体班的课程必须有科研成果支撑、必须有调研报告清单。探索建立“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市县党校学科组一体化联合攻关机制,持续帮助市县党校教师夯实科研基础。健全符合基本培训特点的师资队伍考核评价体系,辐射带动基层党校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培养教学能力。持续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人人打造一门精品课”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严格执行“专题论证、讲稿评审、校内试讲”等程序,通过精品课打磨,进一步培养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