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投资类国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情况报告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一、《条例》贯彻落实的总体执行情况

公司党委始终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地方投资类国企实际,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条例》各项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一)《条例》贯彻落实的总体情况。《条例》颁布后,公司党委第一时间组织专题学习,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条例〉实施方案》,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贯彻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分年度、分阶段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建立月报告、季调度、半年总结、年度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组织开展“学条例、强党建、促发展”主题活动,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班、知识竞赛等形式,推动《条例》学习全覆盖。编印学习手册3000余册,制作宣传展板,在公司网站开设专栏,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各级党组织累计开展专题学习420余次,培训党员干部1300余人次。建立《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定期检查机制,每季度开展专项检查,党委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基层党组织调研指导,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三年来累计开展督查检查40次,发现问题178个,已全部完成整改。针对《条例》要求,修订完善党建工作制度18项,新建制度10项,建立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制定党支部工作手册、党员管理手册等操作指南。

(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情况。公司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改造、产业投资发展等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建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年均集中学习18次,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辅导15场次。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在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开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工程建设实践相结合。积极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将红色基因融入企业文化,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形成了“责任担当、创新驱动、民生优先、廉洁高效”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企业文化展示中心,开展“最美建设者”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32个。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定期分析职工思想动态,针对项目建设周期长、工作强度大等特点,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建立困难职工帮扶机制,三年来帮扶困难职工186人次,发放帮扶资金42万元。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工会组织累计开展劳动竞赛35场次,评选劳动模范78名;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突击队创建活动,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建立青年突击队15支;妇联组织开展巾帼建功立业活动,评选巾帼标兵30名。

(三)规范企业党组织设置和按期换届、落实党组织主要职责、健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机制等情况。公司严格按照《条例》要求,结合投资业务板块多元、项目分布广泛的特点,科学合理设置党组织,建立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组织体系,目前设立党委1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18个,在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设立临时党支部12个,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各级党组织均按期完成换届选举,党委、党总支每届任期5年,党支部每届任期3年,临时党支部根据项目周期灵活设置。认真落实党组织主要职责,党委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责,在重大投资决策、重点项目建设中发挥领导作用,建立党委会议事规则,明确“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党总支和党支部认真履行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职责,在项目建设一线成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健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机制,建立“四同”工作机制,围绕年度重点投资项目,制定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融合清单,在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开发等重大项目中设立党员先锋队35支,建立党建工作与经营业绩联合考核机制,党建工作成效占考核权重18%。建立项目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三年来通过党建引领推动解决征地拆迁、资金筹措、工程协调等关键问题156个。

---此处隐藏4642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持续深化党建与投资业务融合发展。建立更加精准的融合工作机制,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改造、产业投资等核心业务,制定党建工作嵌入式参与实施方案。在投资决策环节,建立党委委员参与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度,确保投资方向符合党和国家政策导向;在项目管理环节,推行项目党建责任制,明确项目党支部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进度控制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在风险防控环节,发挥党组织政治敏锐性强的优势,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年度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清单,建立季度评估、半年总结、年度考核的跟踪机制,确保融合工作取得实效。探索建立“党建+项目”工作模式,在每个重大项目中设立党建工作专员,负责统筹协调项目建设中的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二是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和活力。深入开展“强基固本”行动,制定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计划,建立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推行党支部工作“星级化”管理。针对项目党支部建设难点,制定《项目临时党支部工作指南》,明确组织设置、职责分工、活动开展、考核评价等具体要求。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实施党支部书记“头雁工程”,建立定期培训和轮训制度,每年组织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不少于40学时,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党建”模式,开发党建工作APP,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组织生活新格局。建立党员教育实训基地,结合公司重大项目建设成果,打造具有投资类企业特色的党员教育阵地。完善党员激励关怀机制,建立党员荣誉体系,定期表彰在重大项目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党员,增强党员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是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工作队伍。实施党务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工程,制定三年培训规划,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重点提升党务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业务能力。与高等院校合作开设投资类企业党建工作专业课程,培养既懂党建又懂投资业务的复合型党务人才。建立党务工作人员轮岗交流机制,安排党务工作人员到业务部门挂职锻炼,安排业务骨干到党务部门任职,促进党务与业务相互融合。完善党务工作人员选拔任用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从优秀年轻干部、业务骨干、项目经理中选拔党务工作者。建立党务工作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将党务工作经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考量因素,激发党务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加强党务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建立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薪酬待遇挂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二)意见建议

建议上级部门针对投资类国企的特殊性,制定更加具体的实施细则,特别是在项目党组织设置标准、临时党支部管理规范、专业人才引进政策、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给予明确指导。建议建立投资类国企党建工作联盟或交流平台,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加强同类企业间的互学互鉴,形成共同提升的良好局面。建议在党务工作人员专业化培训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开设投资类企业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邀请理论专家和实践专家授课,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议研究制定投资类国企党建工作评价标准,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