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形势下高质量推动政治监督精准化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4-12 来源:网友投稿

xx区纪委监委围绕“如何在新形势下高质量推动政治监督精准化”这一课题,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政治监督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立足政治机关职责定位,通过“三个注重”“三个下功夫”不断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在净化政治生态、护航中心大局、维护民生民利中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一是注重把握方向,在找准政治监督“靶心”上下功夫。坚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政治监督的切入点,种好“责任田”,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尽责。聚焦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建立“方案+清单”监督管理机制,及时将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纳入清单,切实提升政治监督效能。协助区委牵头组织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党内政治生态持续不断优化净化。聚焦护航中心服务大局,紧盯疫情防控责任落实、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督促有关部门对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持续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提供坚强纪法保障。聚焦净化风气维护民生,以省市纪委监委专项整治重点为主线,开展了“大棚房”“农村三资”等专项整治监督行动,推动解决各民生领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二是注重突出重点,在提升政治监督“实效”上下功夫。锚定监督重点和任务要求,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突出“关键少数”,利用纪委书记参加区委常委会议、区委班子民主生活会等有效载体,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现场近距离监督。突出“关键事项”,在巡视整改监督工作中,积极主动协助区委抓好问题整改工作,通过查台账、查进展、查现场、查机制的“四查”方式,推动问题整改见底清零。突出“关键节点”,严把换届人选资格审查工作,通过党风廉政意见回复、任前廉政谈话、更新区管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等方式方法,对重点岗位一把手和重点培养干部实施政治生态监测评估。

---此处隐藏986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注重协同推进,在强化政治监督“战术”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大监督”理念,推动政治监督协同联动一体化,变“单兵作战”为“体系作战”,实现政治监督无缝衔接、闭环运行。在日常监督上求实效,深化运用“第一种形态”延伸行动,强化党员干部监督管理。针对工作作风、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热点问题,开展突击检查。在巡察监督上求精准,不断探索和完善巡察监督新思路和新机制,探索建立了《巡察建档责任倒查实施办法》,全程留痕管理,巡察发现问题精准度实现全面提升,实现了一届区委巡察全覆盖。在派驻监督上求突破,针对被监督单位点多、面广、线长的实际情况,探索优化派驻监督流程,采取“常规+定向”的监督模式,派驻监督动能得到进一步激发。

二、存在问题

一是在监督重点上还不够聚焦。在工作实践中,有时会认为纪委监委是政治机关,所以只要是纪委监委开展的监督都是政治监督,导致政治监督重点还不够聚焦。二是在开展监督上还不够高效。部分同志对政治监督具体要求认识还不够深入,对政治生态和干部的“画像”主要还是结合问题线索,多渠道摸情况还不够到位,有的还停留在掌握面情况上,深层次剖析不足。三是在深挖细查上还不够深入。在审查调查工作中,在深挖背后隐藏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方面做得还不够,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数量较少、质量不高,没有完全达到监督执纪和审查调查政治效果。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在结合当前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一是推动政治监督精准聚焦。找准政治监督的切入点,把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工作检查区分开来,紧扣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使命等情况,突出抓好政治监督。二是推动政治监督提质增效。根据新形势新变化调整更新,聚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等情况开展政治监督,将监督内容细化、具体化、清单化,协助区委共同抓好政治监督,督促党委切实担负起政治监督的主体责任,不断提高政治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推动政治监督常态长效。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深挖彻查每一起腐败案件背后的问题根源,准确判断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深化标本兼治,加强纪法教育和警示教育,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促进政治问题源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