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学校生源日益减少,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学校的办学一度陷入困境。2017年,在旗委、旗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被确立为XX地首批乡村学校质量提升工程试点校。踏上新征程,奋斗正当时。确立了走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布小人制定了特色品牌学校建设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引领学校各方面工作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构建“多彩教育”发展框架,为学校发展“导航”
2013年学校提出了“五彩梦想,伴爱成长”的办学愿景,实施“五彩”教育特色办学。2016年在传承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丰富“五彩教育”为“多彩教育”。根据学校的发展基因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完成了“多彩教育”框架的体系,涵盖了6大发面78个点。提炼了以“精彩课程”为主渠道,以“硕彩课堂”为主阵地,以“炫彩德育”为载体,在“乐彩团队”的引导下,在“溢彩校园”的熏陶下,在“睿彩管理”的润泽下,致力培养多姿多彩有梦想的少年的顶层办学体系,每个方面按照实施理念、实施路径、实施目标来落实。有了顶层课程的架构。2022年,继续在原有基础上走深走实,挖掘内涵,注重精细化管理,从而使学校进入了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体系。
为筑牢学校育人主阵地,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重要作用,一是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在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学校党组织有关决议,立足校情实际,明确党建工作职责分工,形成支部书记牵头抓总,班子成员抓分工的党建工作格局,凝聚学校党建工作合力。同时建立班子领导成员每月工作总结制度,推动班子成员带头抓工作促落实,有效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融合。二是抓好教师队伍政治学习。学校党支部认真制定政治学习计划,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聚焦党的XX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和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采用集中学习、分组讨论、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夯实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育各级各类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紧紧围绕名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重点人才打造,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相关要求开展常规工作。采取“将党员培养成优秀教师、将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的培养模式,将教育教学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全方面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四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校园卫生大扫除及上下学教室卫生检查活动。通过活动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同时加强学生爱校如爱家的品德,最后树立学生爱家、爱校、爱国的优良品德。
我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确保学校附近村、嘎查适龄儿童,包括随班就读学生,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等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整个招生过程公开、透明、规范,并进行公示。在学生入学后,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严格执行有关学生转出、转入制度,通过网络平台,实行动态监管,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重视贫困生救助工作,师生捐资、党员帮扶渠道,对家庭特别困难的进行精准扶贫救助,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积极开好课程,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认真落实大课间活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认真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减负”“双减”的文件,了解其内在涵义并保证政策落地。
---此处隐藏4782字,下载后查看---
(三)家校合力——支柱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家庭就是教育的大本营,我们通过家长义工团、家庭辅导站、艺术之旅、三位一体等方式,打造一支活力家长团队,搭建了家校共育的平台。
(四)校园文化——灵魂
我校在继承中发展,在建设中提升,不仅让隐形的校园、班级、小组、制度文化影响师生行为,以“发掘孩子潜能,培养学生自律、自信,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充满创造力、有生命激情的多姿多彩,有梦想的少年”为目标的文化,进一步彰显了“学”的价值,提升了人的文化自觉和自省,既注重了“学生学习体验”,又体现了形成“儿童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也让外显的墙壁、厅廊、楼道、教室、办公室会“对话”。为了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开辟了大厅理念文化墙;为了传递正能量,打造了大厅乐育教师风采文化墙;为了突显班级文化特色,规划了班级文化墙;为了彰显学校的德育特色,建设了主题楼廊文化墙。在重视显性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让“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育人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旗级文明校园、旗级文明交通示范校、旗级德育示范校、旗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旗级“三八”红旗集体、旗级优秀大队等荣誉称号。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学校将以培养具有中国底色的多彩少年为目标,狠抓常规,精细管理,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