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带头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严守政治纪律方面
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不够坚决。作为分管经济工作的常务副市长,对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学习领会不够深入,落实不够到位。特别是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对新发展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存在片面追求GDP的倾向。比如在制定年度经济工作要点时,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领会不够准确,部分工作安排与中央要求存在偏差。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对处置“僵尸企业”工作推进不够有力,全市仍有30%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性认识不足,去年在处置一起金融风险事件时,因处置不及时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是研判把握经济形势不够准确。在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的决策过程中,对政治影响考虑不够周全,存在就事论事的问题。比如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时,对项目的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研判不够深入,去年就有两个重大项目因群众反映强烈而被迫暂停。在处理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时,政治敏感性不够强,对一些群众诉求反应不够及时,引发负面舆情。去年在推进“三改一拆”工作时,因前期工作不够细致,引发了多起群众上访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时,对一些扩大内需措施的政治影响分析不够充分,出台的部分政策与中央要求不够吻合。
三是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不够规范。对一些重大经济事项,没有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存在先斩后奏的问题。比如在制定重大产业政策时,对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事项,没有及时向市委请示,造成工作被动。在处置突发经济事件时,报告不够及时,去年就发生一起企业资金链断裂事件,因报告不及时而延误处置时机。在重大项目招商引资过程中,对一些超出权限范围的优惠政策,未经市委研究就擅自承诺,影响决策的严肃性。特别是在财政资金使用、土地出让等重大事项上,存在不请示、少请示的问题,有的甚至边干边报。
---此处隐藏4050字,下载后查看---
(二)加强党性锤炼,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铁的纪律加强党性修养。完善经济工作决策机制,建立重大事项调研论证制度,确保决策科学规范。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每月至少安排十天时间深入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分管领域存在的“四风”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建立经济工作责任制,对重点工作实行台账管理,强化责任落实。针对经济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半年内完成整改。
(三)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改革质效。加强前瞻性研究,建立重大改革事项库,提高经济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完善重大改革推进机制,建立改革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健全营商环境优化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建立经济工作智能化平台,推进经济工作现代化。
(四)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制度执行。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党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分管领域党建工作责任制,细化责任清单,建立追责问责机制。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建立党建工作示范点。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分层分类培训机制,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注重在经济工作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等重点环节加强监督制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资金管理使用,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
(五)强化督查问责,确保整改实效。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对重点难点问题,建立领导包案制度,加强跟踪督办。强化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健全通报问责机制,对整改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完善长效机制,把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规定,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建立整改评估机制,定期对整改成效进行评估,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下一步,我将以这次民主生活会为新起点,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规矩,强化责任担当,改进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