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新发展理念领悟不透。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过程中,部分班子成员虽知晓其要义,但对于如何深度融合XX本地产业特色推动发展,缺乏系统思考。如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时,仅着眼于短期产能提升,未充分考量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以致本地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技术升级滞后,产品同质化严重,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附加值增速较周边竞争城市低约8%,未能充分发挥新发展理念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2.理论学习形式化问题犹存。日常组织学习多依赖集中读文件、听报告,学习互动交流少,班子成员缺乏主动钻研精神。以学习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例,学习研讨时多是泛泛而谈政策条文,未结合XX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在“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中的独特定位深入剖析,导致在谋划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区建设项目时,规划方案缺乏前瞻性,近一年有3个意向合作项目因前期论证不充分而搁置。
3.学以致用转化效率低下。学完政策法规后未能迅速转化为工作实操指南。像在研读国家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系列指导意见后,未能及时根据XX本地企业特点优化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致使信用评级结果精准度不高,无法为金融机构精准放贷提供有效支撑,近半年约20%中小微企业因信用评级争议导致融资延迟,影响企业发展活力。
4.工作纪律执行不严。个别班子成员在处理紧急项目审批任务时,存在简化流程、未严格依规按步骤操作现象。如在某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为赶工期,一名班子成员跳过专家论证环节直接签批,虽事后工程未现重大问题,但此行为违反了项目审批规范流程,为后续项目监管埋下隐患,也破坏了制度的严肃性。
5.财经纪律把控不牢。在部门经费使用上,偶尔出现超预算列支办公用品费用问题。经核查,上一年度办公用品购置费用超出预算额度12%,原因在于采购流程前期调研不充分,未精准预估实际需求,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动态监控,反映出班子在财经纪律监管细节上存在漏洞,易滋生财务风险。
6.廉洁纪律防线松动。在与企业交往中,个别班子成员虽未出现收受礼品礼金等严重违纪行为,但偶尔参加企业超标准接待。如在一次招商引资洽谈会后,部分班子成员接受企业安排的高档宴请,超出公务接待标准,这一行为损害了公职人员形象,也反映出廉洁自律的弦在日常工作细微处绷得不够紧。
---此处隐藏1995字,下载后查看---
14.公务出行超标偶发。在外出考察学习活动安排中,个别班子成员未严格遵循差旅费标准选择交通工具。如一次赴沿海发达城市调研产业发展经验之行,有班子成员乘坐超标准头等舱,超出规定交通费用30%,虽事后补缴差额,但反映出在长期落实八项规定细节上麻痹大意,未形成时刻严守规定的自觉。
15.办公用房整改反弹。前期按要求完成办公用房面积超标整改后,因人员岗位调整、办公室重新布局,疏于监管,部分班子成员办公用房面积又出现微超标准情况,超标幅度虽不大,但凸显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执行乏力,一抓到底的决心不够坚定。
16.敬业精神传承不足。在单位内部,老一辈发改人吃苦耐劳、加班加点为项目攻坚的敬业故事传颂渐少,新入职年轻干部未得到充分熏陶。如今面对紧急项目策划任务,主动加班人数比例较十年前下降约30%,部分年轻干部到点下班,反映出班子在敬业精神培育、传承上作为不够,未营造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17.诚信意识培养缺位。在项目招投标监管环节,对投标企业诚信教育引导缺失,重处罚轻预防。近一年有5起围标串标案件发生,多因企业诚信经营理念淡薄,侧面反映出班子在推动行业诚信文化建设上用力不足,未将诚信价值观贯穿项目建设全流程监管,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18.社会责任感淡薄。在推动XX本地企业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帮扶时,班子成员主动对接、引导企业力度不够。全市规上企业参与帮扶覆盖率仅4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许多特色农产品因缺乏企业助力销售渠道不畅,暴露出班子在引导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方面谋划不足,未充分彰显发改部门统筹协调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