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税务局党组书记2024年个人述职述责述廉报告

更新时间:2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一)突出引领,建强机关。始终把D的建设摆在首位,带动全体D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连续多年在市直单位D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一是全心筑牢忠诚,全面推行“12345+n”工作法,每年召开机关建设推进会,常态化开展机关意识教育等,推动机关意识教育覆盖面每年均达到100%。五年来共开展“第一议题”学习超3000次,建立“一月三问”工作督办机制,健全要件闭环落实、跟踪督办制度,市税务局获评“全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集体”。二是全力强化理论武装,市税务局D委以上率下,深化“六学”方法,发挥“头雁”效应,五年来累计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超100件,连年获评“行政服务最佳口碑单位”。基层D组织创新形式学,打造“支部书记爱读书”品牌栏目上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累计联学共建近100次。青年干部建立“学悟讲研行”青年理论学习机制,成立28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创新打造“税务青年半月谈”等。

(二)深化D业融合,服务发展大局。始终把加强D的全面领导贯穿税收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高质量D建引领保障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绩效考评中连年排名地级市税务局最前列。一是融入主责主业,制定出台促进D建工作与税收业务深度融合5方面18项具体措施,探索出台3项业务线条D业融合指引。坚决扛牢组织税费收入主责,推动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相关做法成效作为省“稳市场主体”正面典型案例报国务院督查组。打造“税观经济”品牌,五年来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分析报告、意见建议480余篇,获各级领导批示超150次。二是融入队伍锻造,针对重大攻坚任务,广泛组建D员先锋队等,积极引导D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建强创新工作室,先后培育孵化14个亮点项目,历年在省市直机关工作创新大赛中获奖等次、项目数量均走在全市前列。三是融入为民服务,连续十一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持续推进专项行动,建设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推动税费业务智能化处理等,办税缴费“零跑动”改革等三个项目入选市服务企业竞标争先十佳案例,2024年市纳税人满意度取得全国第二、全省第三的历史最好成绩;首次参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即获评“纳税”指标标杆城市,居全国第十、地级市第一。

(三)坚持正风肃纪,锤炼过硬作风。始终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推动各级基层D组织和D员领导干部扛起管D治D责任,涵养风清气正的生态。一是抓牢责任落实,抓好清单式明责,健全责任落实体系,每年更新完善并推动落实各类主体责任事项清单。抓好引领式履责,推动各级D委委员履行“一岗双责”。抓好链条式督责,建立市税务局D委与D委纪检组专题会商机制。二是强化纪律建设,机关纪委实体化运作,制订落实工作规则,配备专职机关纪检干部。印发履责指引等制度文件,完善“纪检委员履责时间”机制,组织开展履职述职。推出49期线上警示教育课程,举办9场警示教育活动。三是织密监督体系,构建完善一体化综合监督,打造六大监督项目,其中“全景闭环”综合监督工作成效获省税务局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紧盯“关键少数”,更新完善重点事项清单,市税务局D委书记逐一对各税务分局(所)“一把手”进行谈话。

二、存在问题

---此处隐藏2196字,下载后查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站位。制定更加系统的理论学习计划,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D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丰富学习形式,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实地调研等方式,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注重学以致用,将理论学习与税收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创新D建工作,激发D建活力。积极探索D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结合税务工作特点和D员干部需求,打造更多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D建活动和品牌。加强D建工作与税收业务的深度融合,找准D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以D建引领推动税收工作创新发展。鼓励基层D组织和D员干部积极参与D建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丰富D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三)强化工作落实,提升工作质效。树立精细化工作理念,在工作部署和安排上更加注重细节,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建立健全工作督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素质。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干部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为年轻干部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成长空间,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深入基层调研,增强决策科学性。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增加深入基层调研的频次,主动倾听基层税务干部和纳税人缴费人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定期到联系点开展调研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纳税人缴费人的利益,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