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营商环境,加力稳金融、扩内需。积极落实减税降费系列政策。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共降费XX万元,其中,公安部门的摩托车号牌工本费累计减征XX万元;不动产登记费累计降标XX万元;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累计降标XX万元。推动金融市场绿色健康发展。加强政银企联动,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收集产业专班、企业的融资需求,并定期推送至金融机构。收集汇总各银行贷款融资政策在XX县财政局公众号、XX发布公众号上进行宣传,提升企业对金融政策的知晓度和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实地到XX田野橡胶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县内多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融资需求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面对面疏通融资堵点难点。全面实行阳光采购。2024年1至10月XX县政府采购项目涉及采购计划金额XX万元,实际采购金额XX万元,节约金额XX万元。
(二)聚焦重大战略,加力保重点、办大事。支持推进乡村振兴。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力度,有力支持我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切实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深入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县农垦集团公司与上海瀛久公司合资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云南久瀛谷公司;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平台公司向市场化、实体化转型,为全县经济增添活力。充分激发国有企业创新动能。积极推动创新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督促制定资产盘活方案,推动闲置资产盘活利用,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县农垦集团以天然橡胶产业为核心,通过资源整合应用,本年研发经费投入XX万元,自主研发《胶易2.0》橡胶收购平台,结合多种现有收胶设备,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收购效率和透明度,全面覆盖垦区胶园,实现胶园管理、收胶工作的实时动态网络信息化管理,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成效。全力推进企业压减。按照军令状任务要求,XX县2024年计划压降平台公司2个。截至目前,根据2024年平台类国有企业压缩改革方案开展压减工作,资产清算报告和转移方案已出台。万鼎公司资产、债权、债务整合基本完成,火车站项目用地权证办理完毕,针对云南南方地勘公司的法律纠纷已达成和解并撤诉,正与相关施工方、科工局等推进签署三方协议,积极向上争取化债资金,力争本年完成去平台化。拓展公司已全面梳理工程项目的支付情况,计划征求三分之二债权人的同意或争取资金偿还后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力争本年内完成去平台化,加速市场化转型进程。全面盘活国有资产。组织各部门800余人次,开展包括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在内的财政业务培训3次。加大资产管理监督指导,开展监督检查12次,业务指导工作90余次。积极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含处置、调剂使用)闲置资产16项;完成资产处置变现11项(土地8项、房屋3项)。以党建引领促企业发展。聚焦基层基础,提升基层组织力。扎实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扩先提中治软”、“查漏洞、强弱项、补短板”等行动工作,促进企业党组织活动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围绕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调研1次,共走访企业5家。举办县属国有企业“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2期,培训企业党员801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7名,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政治素质不断提升。组织开展2024年春节、国庆等节日慰问,共走访慰问县属国企干部38人次。组织企业793名党员开展县属国有企业“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组织召开县属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2次,对企业领导班子集体谈话3次。抓好企业领导人员日常监督管理,通过社会公开招聘人数74人。选派县属国有企业人员到省内外企业观摩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人员水平,促进企业做优做大做强。
(三)聚焦财税增收,加力提收入、促发展。组织重大办、各产业专班召开财税工作会5次,每周跟踪项目支付数据,分析支付资金的类型、收款人情况、项目纳统情况和税收收入情况,截至目前,已向各单位推送38期财政资金支付情况数据。组织128个单位开展财税知识培训8期,运用上月财政资金支付项目的数据情况进行实例讲解、比较分析,将县内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清单推送至各单位,切实提升各单位协税护税本领。深入27家“四上”企业和3家重点企业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企业产品、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情况,共同探讨发展措施,帮助企业规范管理资金和账务,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升规纳统,做好减税降费政策、贷款融资政策、科学财务管理的宣传讲解,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全力支持以“8+2”重点产业为引擎的项目建设。切实保障“8+2”产业专班工作经费。大力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四)聚焦民生保障,加力办实事、增福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领域资金充足。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民生事业发展。加强对民生项目的监管和绩效评估,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同时,关注低收入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落实各项救助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在预算安排中的优先顺序,确保全县各单位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民生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支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落实各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全额保障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餐改善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实现全覆盖,高中学生和考入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了资助,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运转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此处隐藏5634字,下载后查看---
(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将防控风险作为底线要求,聚焦化解地方债务和“三保”风险,筑牢安全防线。严密防范债务风险。要用好用足政策,助力项目建设。抢抓政策机遇,最大程度争取债券资金,依法依规加强专项债券项目管理,推动债券资金精准投放、精准落地、精准使用。化存量遏增量,有效化解风险。按照“防爆雷、控增量、减存量”要求,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增量,严格落实偿债计划,及时还本付息。强化监测预警,防范风险转移。完善债务风险指标常态化预警监测机制,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对各类风险的关联传导保持高度警惕,强化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分析研判,严防其他领域风险向财政转移。兜牢“三保”底线。“三保”关系到政府履职尽责的财力保障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政府运行;不仅是经济责任,而且是政治责任。统筹好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把“三保”放在支出的绝对优先位置,不留硬缺口,确保国标和省定“三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扛实支出责任。全力保工资,确保不出现缺口;全力保运转,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按“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来把握;全力保民生,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确保群众真受益、得实惠。要加强资金管理。严禁改变“三保”资金用途,严禁挤占和压减“三保”预算,确保“三保”预算不落空、“三保”资金不断链。
(四)增强预算编制科学性,突出绩效引领。做实项目管理。坚持“先有项目再安排预算”的原则,做实做细项目管理,增强项目与资金安排的匹配度和精准性。抓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强政策研究和项目前期论证,在国家规划、省级规划、州级规划内精准谋划项目。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合理提出资金需求,既要考虑当前的承受能力,也要考虑未来的还债压力,防止好高骛远、贪大求全、留下包袱。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从项目立项入库、申报预算、实施执行、结束终止等环节,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项目管理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坚持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与部门管理有机融合。严格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提升绩效目标与项目任务目标的衔接度,提高绩效指标与申请预算资金的契合度,落实好新增支出事项事前评估。
(五)严肃财经纪律,提升财政监管水平。切实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突出监督重点,强化重大财税政策落实情况监督,加强对政府债务、财政运行、“三保”等重点领域监督,对部门预算实行闭环监管,坚决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推进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深度融入全县监督格局,推进财会监督与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等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实现信息共享、成果共用,对监督发现的问题严格追责,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做好收支调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预算执行分析,加快上级专项资金支付进度,狠抓以支促收、以支保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保障能力。严格规范支出行为,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严控预算调剂追加,硬化支出预算约束。
(六)聚焦主责主业,推进企业良性发展。根据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明年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2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持续抓实国企改革“八大行动”,指导、督促县属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和规划,认真总结企业发展现状,综合考虑经营范围和整合发展方向,扎实推进主责主业清理整顿工作和混合所有制整顿行动,为企业“瘦身健体”。加快围绕“8+2”重点产业布局,加强在绿色能源、文旅康养、口岸经济、热带水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专业化整合力度,打造一批板块清晰、主业突出、产业领先的实体企业。
(七)聚焦难点,持续推进国有资产盘活变现。继续做好资产变现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强化各职能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发现资产变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政策性指导。继续摸排各行业领域存量资产资源,督促各单位加大力度破解权属不清、权证不齐等历史遗留问题,为进一步扩大资产变现成果,储备更多的资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