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基础保障,夯实“党建根基”。一是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全年累计投入资金xx万元,对xx个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的党员活动阵地。新建活动阵地面积达到xx平方米,配备了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为党员开展学习、交流、议事等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二是强化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党务知识培训班xx场次,覆盖党务工作者达xx人次,系统提升了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落实党务工作者待遇保障,按照相关规定足额发放工作补贴,确保队伍的稳定性。目前,已成功吸引xx名优秀年轻干部加入到党务工作者队伍中,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三是保障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协调财政部门,将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全年共安排党建专项经费xx万元,同比增长xx%。经费主要用于党组织活动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党建项目推进等方面,切实保障了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抓实新兴领域,织密“组织网络”。一是扩大新兴领域党组织覆盖。针对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新业态等新兴领域,开展深入调研摸底,掌握企业和组织数量、党员分布等情况。2024年,新组建新兴领域党组织xx个,其中互联网企业党组织xx个,社会组织党组织xx个,新业态行业党组织xx个,党组织覆盖率较去年提高了xx个百分点,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在新兴领域的有效覆盖。二是创新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模式。探索实施“党建+行业”融合发展模式。目前,已设立党员先锋岗xx个,覆盖快递网点xx个,客户投诉率较之前下降了xx%。三是强化新兴领域党员教育管理。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新兴领域党员教育培训活动。线上依托党建云平台推送学习资料xx余篇,组织线上学习交流活动xx次;线下举办专题讲座、主题党日等活动xx场次,参与党员达xx人次,切实增强了新兴领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身份意识。
(三)推行网格管理,激活“神经末梢”。一是优化网格设置。按照地域相邻、便于管理的原则,将全市划分为xx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xx名网格管理员,其中党员网格管理员占比达到xx%。同时,整合党建、综治、民政等各类资源,构建“多网合一”的基层治理网格体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协同。二是发挥网格党组织作用。在网格内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xx个,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网格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党员联系群众、志愿服务等活动,及时收集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24年,网格党组织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xx条,解决实际问题xx件,群众满意度达到xx%,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三是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组织网格员业务培训xx轮次,培训内容涵盖政策法规、矛盾纠纷调解、信息采集等方面,累计培训网格员xx人次,不断提升网格员的履职能力。同时,建立健全网格员考核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网格员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了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互联互通,推进“整体联动”。一是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联合辖区内机关单位、企业、社区等党组织,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xx次,共同商讨区域党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通过联席会议,促成了xx个共建项目的落地实施,实现了党建资源的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二是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组织xx个机关党组织与xx个社区党组织、xx个企业党组织与xx个农村党组织结成对子,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共建活动。全年共开展共建活动xx场次,包括联合主题党日、党员互帮互助、项目合作等,促进了不同领域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推动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搭建全市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整合党员信息管理、党组织活动开展、党建工作考核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党建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目前,已有xx个基层党组织、xx名党员纳入平台管理,通过平台发布党建工作动态xx条,线上组织党员参与学习、投票等活动xx次,有效提高了党建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此处隐藏2869字,下载后查看---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入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组织集中研讨、开展个人自学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务工作者和党员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主题党日、“七一”建党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等,激发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担当精神,切实提高党员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参与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健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新兴领域党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工作考核等方面的制度,明确工作标准和要求,加强对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党建工作与行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优化网格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网格员选拔任用、培训考核、激励保障等机制,加强对网格员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建立健全网格内资源整合和协调联动机制,打破条块分割,提高网格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工作效能。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提高成员单位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形式,制定共建活动计划和考核标准,确保共建活动取得实效。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加大培训力度,针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网格员、党员干部等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增加培训频次,丰富培训内容,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进行授课,重点加强党建业务知识、群众工作方法、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搭建实践锻炼平台,通过选派优秀党务工作者到先进地区挂职学习、组织网格员参与重点项目攻坚、安排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等方式,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在党建工作整体联动以及服务群众等方面,建立定期沟通会议制度,明确沟通频次和内容,加强部门之间、党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工作衔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市委社会工作部党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聚焦群众需求,提升服务质量。精准把握群众需求,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立群众需求台账、定期回访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精准掌握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服务奠定基础。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根据群众需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加强对民生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质量和效果,真正让群众受益,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