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续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抓实抓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各项举措,积极争取种粮补贴政策支持,确保粮食、油料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丰产丰收。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产业适度规模化发展,服务保障丰农强国、福丰种业等项目落地,示范带动我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完成潼湖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期30年试点工作,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稳定、顺利延包。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摸清宅基地底数,在沥林镇选定村组探索开展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推动宅基地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分类退出。规范“强村公司”设立、运作、管理,促进强村公司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探索飞地抱团发展新路径,通过跨村统筹、村组联动,破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力争2025年,全区村级集体经营性年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80%以上达到20万元以上。
---此处隐藏375字,下载后查看---
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实为契机,集中力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推动陈江街道幸福绿道、环潼湖绿道完工,推进东江原乡、潼湖水乡、潼湖源三个节点项目二期建设,促进我区乡村振兴“2212”总体空间格局落地见效。持续推进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高质量开展典型村选树培育工作,积极推进惠环街道西坑村耕田丫农旅精品工程等典型村产业项目落地,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速乡村产业升级。围绕美丽移民村建设目标,进一步整合资金资源,推进“XX·潼湖源”乡村田园综合体(二期)项目建设,示范带动移民村经济整体提升;创建潼湖镇琥珀村红岩村小组、新光村郑三小组为水库移民特色精品村,着力建设水库移民美丽家园。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紧紧围绕东西部协作工作目标,加强统筹、细化措施、强化保障,携手安龙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地落实,推动两地协作再上新台阶。
三、持续推进绿美XX生态建设。紧紧围绕绿美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全力以赴扩绿量、提绿质、增绿效,持续提高“含绿量”。2025年,力争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00亩、新造林抚育1500亩、封山育林1000亩,完成区镇村绿化栽植乔灌木不少于5.7万株。坚决守牢林业生态安全底线,严格抓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力争完成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防控防治0.6万亩。健全林长制组织、责任、制度体系,全面加强林地、森林、野生动植物等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以集体林权改革推动绿美富民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油茶、中药材、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林业产业发展路径,统筹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优质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生态旅游服务能力。
四、持续夯实水利发展基础。结合全域土地整治谋划储备水利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梧村河水环境整治工程(三期)、观洞河防洪排涝整治工程、观洞水库横片主干渠改造工程开展前期工作,XX甲子河(兴发大道-梧村河汇入口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力争建设任务过半,潼湖流域洪水出口通道(东岸涌一期)整治工程、红岗排渠整治工程(一期)动工建设,进一步提升水利设施防洪排涝能力。深入细致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潼湖流域洪水出口通道(东岸涌二期)整治工程等6宗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增强水利投资后劲。强化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完成1宗中型水库工程安全运行标准化管理建设。紧盯河湖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清理整治,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着力“减存量、遏增量”,全力巩固河湖管护成果;常态化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重点完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房前屋后小微水体、河涌等清淤清障;严格规范河湖水域岸线管理,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促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五、持续巩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大力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常态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从源头保障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强化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要求在建水利建设项目落实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平行抽检和第三方抽样检测,全面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把控。开展水利工程汛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及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计划完成1宗中型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标准化管理建设,确保已建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持续发挥防洪效益。加强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隔离带和林区消防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各级森林防火专业队伍综合素质,切实降低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和森林火灾受害率。深入细致做好风险隐患排查稳控,压实责任,形成合力,稳妥解决三峡水库移民住房质量问题。
六、持续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不懈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法治思想,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及涉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监督检查程序和行为,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法治对“三农”工作的支撑、引领、促进作用。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持续、深入、系统地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学习活动,重点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真正使学习党规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提高党性的过程。把党纪学习教育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有机结合,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员干部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推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落实到位,并结合“三农”工作谋划特色鲜明、主题鲜活的党员活动阵地,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