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挑战。当前世界开放不断扩大,国际联系日益密切,交流碰撞更加频繁。西方国家偏激、错误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的主流意识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我国深化改革的走向深入,全社会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交织显现。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日益悬殊,加之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利益分配更加多样,个别人思想产生较大波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弱化、淡化和边缘化的现象。
2.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挑战。随着当前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手机、电脑等终端的普及,全世界引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递价格低廉、速度高效,为人们之间的交往和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信息传播还存在鱼龙混杂,管理混乱的现象。尤其是现在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任何人都可以是消息源,信息传播几秒钟便能人尽皆知。而其中就有一些不法分子或者“愤世嫉俗”者,故意编造传播不实信息,这都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极大挑战。
3.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挑战。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而在当前国企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许多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难点焦点问题短时期内很难解决,导致部分职工出现消极情绪,歪曲思想,甚至信仰缺失,宗旨意识、奋斗意识、奉献意识等淡化,个别人甚至发生违法乱纪的现象。要推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二、加强国企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和创新
---此处隐藏1418字,下载后查看---
三、为国企意识形态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1.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薪酬分配直接牵涉职工切身利益,关系企业和谐稳定,也是影响职工意识形态最为重要的因素。国企薪酬分配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综合考虑地域因素、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等多方因素,建立健全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同时将职工的个人价值和工作绩效作为企业薪酬分配的重要依据和参考。重点加强对薪酬分配的定期评估,及时听取职工的意见反馈,不断改进提升薪酬分配制度。通过良好薪酬分配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充分激发全员积极主动性,推动企业持续高效发展建设。
2.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健全完善、公平公正的企业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是职工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职工意识形态最敏感的问题。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以德为先,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人才选拔任命到重要岗位和部门。根据企业实际,建立不同岗位、不同人才之间的选拔培养任用考核评价机制,让所有职工都能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参与到推动企业发展建设的实践竞争中去。
3.全面优化提升职工工作环境。坚决树牢“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的理念,时刻将职工的需求和利益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去详细考虑、具体部署和扎实落实。要抓好企业安全管理,搞好后勤服务,确保职工工作安心、吃住舒心;要关注职工的成长,帮助职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丰富的学习及培训机会,多层面、多角度提高职工的修养和素质;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组织职工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生活,提升职工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意识形态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作,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必须全面认真掌握情况,科学合理进行研判,结合实际创新举措,积极应对当前意识形态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才能营造一个全员向上,稳定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