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综述材料

更新时间:2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总书记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10月9日至11日,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常委、委员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要牢牢把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着力点,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霸权,积极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中国式民主政治道路,党和国家事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彻底打破了“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等舆论陷阱。

---此处隐藏4277字,下载后查看---

“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加大对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GC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要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各民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与会常委和委员认为,增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力和影响力,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真正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拥护党、认同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总书记指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

与会常委和委员一致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定能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