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肩负着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殷切关怀,承载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春节期间,我厅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民生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服务举措,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温暖的救助服务,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现将我厅一季度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面对面”架起党群“连心桥”
(一)创新沟通方式,传递温暖关怀。我们结合春节期间的走访慰问活动,创新推出了“暖心关怀联系卡”。这张卡片详细罗列了困难群众已享受的各类救助帮扶政策、获得的救助金额以及对应的责任部门和联系电话,让困难群众对自己的权益一目了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就在身边。同时,在卡片上设置了社会救助服务“二维码”,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展示救助政策,明确申请条件和流程,还提供了线上申请和救助进度查询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困难群众办理救助事项,提升了他们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通过这种创新的沟通方式,我们拉近了与困难群众的距离,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发挥网格优势,精准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救助网格化服务机制作用,动员社区(村)网格员、志愿服务工作队员等力量,深入基层,将“暖心关怀联系卡”送到每一位困难群众手中。对于异地居住的困难群众,我们通过线上渠道及时送达电子版联系卡,确保他们也能及时了解自己享受的救助待遇。网格员在走访过程中,不仅发放联系卡,还认真倾听困难群众的诉求,详细记录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困难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为精准服务群众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网格化服务,我们实现了对困难群众的精准管理和服务,让救助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求。
(三)强化信息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为增强社会救助工作的透明度,我们在“暖心关怀联系卡”上明确显示涉及的救助部门总数和救助类别总数,帮助居民清楚了解救助的来源和渠道。同时,我们还通过政府网站、社区公告栏等渠道,定期公开社会救助政策、救助对象名单和救助金额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强化信息公开,我们增强了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信任,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稳定。
---此处隐藏3441字,下载后查看---
(一)关注特殊群体,拓展救助范围。在做好传统社会救助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不断拓展救助范围。加强对困境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保护,建立健全相关救助制度和保障机制。针对困境儿童,提供生活保障、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全方位的救助服务;针对老年人,加强养老服务保障,提高养老服务质量;针对残疾人,加大康复救助、就业扶持等方面的力度。通过关注特殊群体,我们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受益于社会救助政策。
(二)探索新型救助,创新救助方式。积极探索新型救助方式,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模式。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为困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更好地融入社会。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参与社会救助,通过捐赠物资、资金等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救助服务,拓宽救助渠道,提高救助效率。
(三)加强区域协作,共享救助资源。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社会救助工作协作,共享救助资源。建立区域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交流救助工作经验和信息,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跨区域救助合作,对于因特殊原因在异地生活的困难群众,通过区域协作,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服务。通过加强区域协作,我们扩大了救助服务的覆盖面,提高了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
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温暖人心、关乎民生的重要事业。在过去的一季度里,我们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困难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党和政府的要求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民生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服务举措,持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民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