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可预知的未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

更新时间:2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一)从我国2024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看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比2023年四季度增长*%。国民经济开局良好,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一系列体现新质生产力的细分指标表现亮眼,彰显了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的态势。比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个百分点,比2023年四季度加快*个百分点。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

在加快推进四个融合方面,全国培育出**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取得显著提升。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化、低碳化持续优化,氢能、新型储能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继续下降。

(二)从*市2024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看

---此处隐藏10854字,下载后查看---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聚焦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使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科技创新的驱动力量、转型升级的动力支持,民营企业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以微观载体的形式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依托。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发展进程中锐意创新,为我国贡献了*%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步入新阶段,具有内生创新特质的民营企业要发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相较于开展基础研究而言,民营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的应用,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应用场景了解和把握得比较充分,更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这个角度看,民营企业具有持续推动创新发展的现实可能性,要充分挖掘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既有通过产业集群寻求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又由于其经营管理灵活、专业化程度高,成为开拓新产品、新业态的关键力量。同时,因其经营管理灵活、专业化程度高,民营企业也具备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潜质。很多民营企业在一些微观领域达到较高发展水平。

推动民营经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发挥制度优势,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有效整合科技资源,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技术的技术攻关,在创新科技研发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优惠,进一步破除准入壁垒。另外,为规避市场不确定和技术不确定的突出问题,要选取具有收益水平和条件相对成熟的科技攻关项目让民营企业参与,加大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

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20*年中国民营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达到**万件,同比增长*%;民营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万件,同比增长*%。从研发投入上看,20*年中国民营企业中研发投入最多的三家公司分别为*、*,这三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合计约占全国总研发经费支出的近*%。全球企业排名中,三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均排在前二十位。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在前沿科技领域进行探索布局和规划。*在5G领域的专利数量已经连续多年排名第一,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最多;*专利申请数量超*万件,全球互联网行业中仅次于谷歌,人工智能专利数超过*万件,设有实验室专注量子计算、下一代机器人的研究等。

因此,我们要用好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这两个重要力量。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未来可期,前途一片光明。同时,我们要认真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