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方案

更新时间:2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司法厅、市司法局关于建设“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试点工作方案和全县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相关要求,深化覆盖城乡、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实际,现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和法治**建设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以数字赋能、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资源要素统筹调配,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体系,优化服务供给方式,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建设目标

(一)服务集成目标。一是设施集成。在”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内配置集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指引牌、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设备等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设施。二是产品集成。集成律师、公证、调解、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教育、行政复议等服务产品。三是力量集成。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库,完善准入、管理、退出、统筹调配机制,集成服务力量。

---此处隐藏5786字,下载后查看---

六、工作机制

(一)落实数据采集和动态更新机制。按要求做好公共法律服务资源设施的经纬度和照片采集工作,建立数据采集问题的发现和纠错机制,确保数据更新实时、准确。

(二)建立完善志愿者参与管理机制。建立**县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团队,按照志愿者职业类别、志愿方向、业务擅长等要素,分别建立不同领域的志愿者团队。加强对志愿者服务的事中事后监督,提高承接服务质量。

(三)建立服务指标评价和结果运用机制。落实省“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均衡可及指数和质效评价指数,并将服务指数评价结果作为优化设施布局、改进服务质量的科学支撑。

(四)探索增值化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在保障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有效供给的基础上,积极回应群众和企业更高层次法律服务需求,组织引导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员等提供“一件事”集成服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增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