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新年初向各位问好并祝愿新年好运!
借新年这么一个机会,我就和大家汇报一下我近期的一些思考,也是我对于学校未来的一些愿望,请大家批评指导。新年是一个展望未来的节点,那么未来八到十年后,届时人口结构发生改变,我们应该怎么办,以下是我基于我们未来的一些思考,也可以说是我的愿景,以及如何实现这个愿景,和各位分享,大家一起来修正方向,希望就未来的方向我们达成共识,成为共同的愿景。愿景的实现需要愿力,倘在此工作的人皆有此愿景,那么这里必然是紫气蒸腾的能量场,共同的愿力和信念就会帮助实现我们的愿景。
未来,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十年努力,枫林成为一个:
凭借自身办学特色和实力升格的本科院校,办出特色是目标,升格是实现目标的自然结果。在发展我们职业教育功能的同时,我们还能发展成为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提供康复教育与服务的疗养基地,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的实施基地。总而言之,我的愿景就是学校能够成为一个越来越能够帮助他人和社会的综合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我们的工作能获得帮助,这不仅仅是基于情怀,而是面对生存做出的理性的选择。因为一个机构唯有最大程度的对他人以及社会有利,才有存在的价值,才不会被时代抛弃,我希望我们能办得更长,让在此工作的人生活富足,工作有意义,而且和谐有爱。这曾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但我认为我们距离这个目标正在靠近。因为过去几年我们变得越来越有力量了,多得我们各位同事的努力,时代的眷顾,和政府的支持,近几年我们得到了发展,我们有了更多的成绩,更好的软硬件,更强的队伍,我们有了一定的资源去做一些我们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我的愿景成为大家的共同愿景,这不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幻泡影,只要我们能够做好以下这些工作,我们的愿望就有可能实现,我们就能够做到事业长青:
---此处隐藏2250字,下载后查看---
四、以产教融合为导向,适时发展校办产业
面临人口下滑,高校要有跳出教育办教育的思维,利用教学资源办校办产业,为办学收入补充不足,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训条件。今年我们申办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也是为了以后建设康复疗养基地这个校办产业做准备工作,希望未来能通过基地提供养生知识和慢病康复服务增加收入,同时又能支撑健康学院几个专业办出特色。也希望各位同仁积极筹划,在深入开展产教融合的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能依托你们的专业创办校产。
五、时怀公益心,为社会提供更多公益服务
“为生活而取,为生命而施”,枫林不在市区,但我们有我们的特殊优势,我们的缺点反而成其优点,我们校园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反差使我们具备不少市区高校无法提供的功能,我们能够成为一个便利但又能够与自然充分接触,与乡村充分接触的学习型物理空间。古今中外,与自然的交流是不同民族的刚需,我十分希望我们能够把这样一个好处与大众共享,但我们条件还不够成熟,高校也不能完全不分选择对象开放,那么我希望我们多向公益机构开放,多向我们服务的企业开放,也希望我们的学生多参与各类公益活动,这是对枫林有无比好处的事情,不仅仅可以拓展枫林的知名度,美誉度,还可以延伸我们学院存在的社会价值,还是那一句话,唯其有用,方能长存。
回望枫林一路走来,路阻且长,彼时的创业者站在一片黄土上又何曾想过枫林会有今日之枫林,是我们每一位枫林事业的参与者一手一脚,一砖一瓦将事业推进向前,大家以“但行苦旅,莫问前程”的持之以恒的定力创造的奇迹,在新的时代,我们仍将在相互扶持中创新求变,步履不停。未来的道路无比曲折,但我们相信愿力无穷,我们将乘愿而行,创造新的奇迹,把枫林建设成为一个持正,创新,平安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