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技局2025年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市委汇报材料

更新时间:2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1.组织申报省市级科技项目。全年共推荐申报省级“揭榜挂帅”企业技术攻关项目3个,申报市级“揭榜挂帅”企业技术攻关项目6个、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1个,申报数和立项率均居全市前列;推荐申报2024年市级科技创新基地项目3个,申报数和通过率均居全市首位;推荐望花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62家,申报数和通过率均居全市首位。

2.组织企业参与技术合同交易。全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7亿元,同比增长19.7%,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分别占全市的70.3%、61.6%。

3.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入库备案。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申报62家,通过60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8%,全年累计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0家,全市排名实现六连冠;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28家,同比增长34.3%。

4.组织市级创新创业大赛。第四届“应用创新·智造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组建校赛组委会49个、参赛团队近千个。举办“合工大硅步校区杯”第六届创客大赛,征集创业项目35个。

---此处隐藏2864字,下载后查看---

(三)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1.深入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基于绩效考评的高新区综合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修订《合肥市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合工大硅步校区国家级高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能级;支持高新区围绕重点产业链组建更多创新联合体,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2.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农科教优势,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校院所与农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科研平台;加强院士工作站及专家工作站等阵地建设;建设运行好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3.促进市内工业互联互通。聚焦工业互联网关键环节和短板弱项,突出关键设备、关键环节和重要工艺控制点的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监测分析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依托皖北(合肥)智慧产业园等地载体建设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中科飞测等一批本土工业互联网企业在各行业各领域广泛应用;帮助中小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一站式服务平台。

4.持续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依托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合肥片区)金湖冷链物流园重点开展数字商贸流通试点;在餐饮酒店、批发零售、仓储物流、生活服务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扩大5G网络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推进千兆光网城市建设。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