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部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更新时间:2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按照开好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的安排部署,会前,本人通过中心组集体学习、集中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系统研读D章、《中国共产D纪律处分条例》等D内法规,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战略部署,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谈话,对照“带头严守纪律和规矩,维护D的团结统一;带头增强D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D责任”等4个方面,深入查找本人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带头严守纪律和规矩,维护D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理论宣讲不够深入。在贯彻D中央精神和D的创新理论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有时下基层调研,主要集中在听汇报和业务指导,但理论宣讲的系统性不够。比如,上个月在走访两个社区时,面对30多位社区工作者,本应结合实际生活深入宣讲D的创新理论,但当时只简单提及,未能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导致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不够紧密,未能充分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二是贯彻落实存在“时差”问题。在落实指示和D中央决策部署方面,存在“对表对标”不够严实的情况,偶尔出现“慢半拍”。比如,今年初上级要求迅速开展专项文化活动,但我们在细化落实的过程中用了近三周时间进行方案调整,导致整体进度滞后,未能立即将“两个维护”融入到具体工作程序和行为规范中,影响了活动效果。三是生活创新不足。在D内生活的开展中,有时会存在按惯例照搬照套的情况,缺乏创新意识,整个氛围显得有些沉闷。比如,在一次专题学习会上,我们沿用了以往的讨论形式,导致讨论内容局限,未能充分调动D员的参与热情,缺乏寻求最大公约数和画出最大同心圆的主动性。结果,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的讨论虽未公开化,但私下仍有议论。

(二)带头增强D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D纪学习深度不够。在D纪学习教育结束后,我的关注重心更多转向年度既定工作任务,导致对《条例》的反复深入学习不够。例如,在忙于推进季度宣传计划时,没有及时组织再学习,以巩固和深化D纪教育成果。建章立制工作未能持续推进,新的发展任务下对遵规守纪的思考和分析也相对薄弱。二是纪律规矩内化不足。在纪律规矩的内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尚未完全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比如,在日常会议和工作安排中,对D的纪律强调不够,用“戒尺”自我监督的意识不够常态化,结果导致个别决策和行为与D的要求有偏差。队伍在面对复杂环境时,自身的“免疫力”也显得不够强大。三是风险预判与D纪对标不足。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有时对与D纪D规的对标对表不够充分,忽略了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比如,在某项目实施时,过于专注于赶工期,未充分预判和规避潜在的违纪问题,导致在资源调配上出现纰漏,工作陷入被动调整。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一是创新改革力度不足。尽管能够紧跟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开展工作,但在创新驱动和深化改革方面的举措仍显不足。比如,有时在推进项目时,习惯沿用旧有模式,对如何突破思维定势、打破路径依赖的探索不够深入。敢抓敢管的斗争精神还需加强,结果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缺乏一往无前的魄力和执行力。二是风险预判不足。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我在风险预判方面还不够及时,往往习惯于在问题发生后进行弥补而非事前预防。比如,在推广新媒体矩阵时,没有充分评估舆情风险,导致某次活动宣传图片发布后引发了一定程度的负面舆论,虽然事后进行了解释和公关,但已对活动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三是对“新形象工程”辨别不足。在辨别和防范“新形象工程”的隐蔽性和迷惑性方面,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升。本地区尚有少数单位借助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名义,盲目推动数字治理手段的升级,试图打造表面华丽但实际缺乏内涵的数字工程和D建品牌。比如,有单位在未经充分调研和论证的情况下,将大量资金投入一个数据平台建设项目,结果发现其功能与实际需求不符,存在资源浪费和效率不高的问题。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D责任方面。一是履行全面从严治D责任力度不足。在履行全面从严治D主体责任方面,虽然我们部门制定了各项宣传方案和工作计划,但在落实过程中没有做到步步为营,出现了“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比如,有些宣传活动只停留在会议强调和文件传达阶段,没能真正深入社区和群众,这导致部分政策未能有效传达,影响了宣传工作的实效性。二是对D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理解不深入。在学习关于D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时,存在理解不够深入、全面的问题,导致在履行“一岗双责”时,对纪律建设这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重视不够。有时候仅仅停留在文件学习和传达上,而未能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例如,在某次活动组织中,忽略了对纪律要求的细化和落实,结果导致部分干部对纪律规定失于松懈,影响了活动的顺利进行。三是对“四种形态”理解不透彻。在把握“四种形态”标准时,存在理解不透彻的问题。有时将谈话简单等同于普通提醒谈话,没有充分发挥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遏制作用。例如,对于一些干部出现的初步问题,我仅进行了一般的谈话提醒,未能突出严肃性,结果问题未能及时得到遏制。此外,有时出于做人情的心理,将函询视作普通询问,没有做到严肃认真,让“红红脸、出出汗”未形成常态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纪律的刚性约束。

---此处隐藏3290字,下载后查看---

(四)管D治D方面。在落实全面从严治D责任上,存在抓而不紧、抓而不实的问题,纪律规矩意识不够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对苗头性问题未能及时警觉。这部分由于对从严治D重大责任认识不深,导致监督执纪力度不够,标准不高。未能真正将全面从严治D责任落实到每一名D员干部,未能形成风清气正的生态,对D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强理论,促学习,提升宣传思想工作韧性。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方向,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加强思想武装和精神建设。要拓宽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模式,利用多元平台如学习强国、集中讨论、视频教材、专题培训等,加强D性教育,全面提升D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理论认知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打破常规的活力。

(二)固阵地,重管理,提升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力。立足全局,高瞻远瞩,深刻认清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挑战,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新媒体的开发和治理,健全管理体制,以重大主题宣传和重要社会舆情为切入点,传播主流声音,弘扬正能量。坚持负责原则,深化对网络媒体的管理监督,完善系统化、科学化的监控机制,牢牢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致力于创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

(三)精队伍,强素质,提高宣传思想工作战斗力。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下,打造一支坚定、信念坚定、素质卓群、能力过人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为辖区宣传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深入开展全区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壮大宣讲团队,选拔优秀干部开展基层和道德宣讲活动。二是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以理性和事实为基础引导舆论。三是扩大文化志愿者力量,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文化建设等,强化文化引领作用,汇聚宣传思想工作力量,打造一支能打、敢拼、创新的队伍,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美丽现代化都市提供思想和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