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D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D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选拔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新时代D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就是强调选干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视才干。无才之人,不能得到重用,因为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无德之人更不能委以重任,因为品德不端者职务越高、平台越大,其造成的危害就会越大。因此,必须持续在、作风、廉政方面自我锤炼,做一名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德才兼备的D员干部。今天的D课,重点从如何做新时代德才兼备的合格D员,给大家上一堂D课。
一、全面把握德才兼备的时代内涵,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干部选任既要重视德行,也不能忽视才干,只有德才兼备的干部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D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始终强调要德才兼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是要把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一)厚德是D员干部的立根之本。“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政德是生态的“导航仪”,也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强调,全D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明大德,就是要做“思想绝对红”的“明白人”,把对D忠诚铸入灵魂,把坚定信念融入血脉。坚定远大理想,不断强化理论武装,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成长和学习的必修课,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守公德,就是要做“肩膀绝对硬”的“贴心人”,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恪守立D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严私德,就是要有“怕”的底线,有必要的“怕”,才能杜绝不该做的事,才能防止各种防风邪气的侵袭。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立好家规,重德轻财、以廉为荣、以奢为耻,与家人一起学D纪、明国法、定规划、知原则,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家人做好榜样、当好表率,约束家人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把好公私界限,筑牢防腐堤坝,做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始终保持共产D人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
(二)才干是D员干部的创业之基。有德无才容易“本领恐慌”,难成大事。因此干部必须具备“七种能力”,克服“本领恐慌”、补足“能力短板”。强调:“干事创业,既要过硬,又要本领高强。”德才兼备要求才配其位,选干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要重才干,“有才无德会坏事,有德无才会误事,有德有才方能干成事”。D员干部要履行好D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必须全面提高各方面能力本领,包括学习本领、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干部要成为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好干部,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修养。广大D员干部要以D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同时,要有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特别是要重点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努力成为善于干事创业的行家里手。还要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做到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更好胜任本职工作。
---此处隐藏3210字,下载后查看---
“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当今社会,人才建设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一)完善考评机制。我国历来重视干部选拔,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选拔制度,从古代的察举制、科举制到现今的干部“德能勤绩廉”综合考量,对干部选拔的具体标准越来越清晰,对干部选用条件的越来越挑剔。人才选拔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关系着民心所向,关系D和国家事业成败,必须把好干部队伍的选拔关,守好优秀干部准入门,坚持立德立行,任人唯贤,选出一批品德优良、才华出众的新时代好干部,为国家繁荣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干部选拔则应该德才兼备,德才并重,将德与才作为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的两项基准。优化创新考评方式方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改进考评反馈机制,将干部德才考察结果反馈,助其认识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优化监督管理机制。增强实施德才兼备用人标准的内外驱动力,强化上级巡视制度,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加强选人用人监督问责,严防用人失察,做好新形势下干部选任工作。
(二)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结合地域实际和工作实际,厘清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职责边界,划出硬杠杠、立好铁规矩,从“解剖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推进,从“管住当前事”向“管住长远事”拓展,抓实建章立制;要把自己该扛的责任扛起来、该担的担子担起来,不做“二传手”、不当“传声筒”,多为基层提供支持与保障,让基层干部能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干事创业。减负不能闭门造车、一厢情愿,不能脱离基层实际感受和诉求意愿,要从群众的喜怒哀乐中检视减负松绑、放权赋能成效,主动接受基层和群众监督,久久为功、持之以恒,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新风正气。要推动政策下沉、力量下沉、资源下沉,真正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对基层干部多一些“雪中送炭”,及时解决基层干部的急难愁盼,少一些求全责备、动辄得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容错范围、建好容错清单,旗帜鲜明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形成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性循环,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干部D性教育,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和D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让干部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履职能力培训和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干部德才素质和担当作为的能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鼓励干部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允许他们在工作中犯错误、走弯路,引导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在现代社会,单打独斗已经难以取得成功,团队合作才是制胜的关键。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干部开展交流与合作,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增强团结意识,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要深化干部外派锻炼,有计划地安排干部到基层一线、重大项目建设前沿、急难险重岗位和先进发达地区实践锻炼,让干部在重要工作中锻炼,到关键岗位上成长。发挥干部专业特长,丰富干部工作阅历,激发干部进取精神,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德才兼备,是我们D对干部的一贯要求,也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广大D员干部要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不断提高自身德才素质,以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过硬的才能,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书写精彩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