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学习:新质生产力与金融工作的发言

更新时间:2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林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森林作为水库、粮库、钱库、碳库,承载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一直重视林业发展中的金融作用,近年来,金融部门积极支持林业改革发展,在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方面付出诸多努力,创新推广了一系列普惠林业金融产品,XX万林户林企从中受益。然而,林业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如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导致其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短等难题。这迫切需要我们将金融“活水”引入林业,将金融“血脉”与林业紧密相连,高度重视林业金融工作,充分发挥金融在林业改革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实现青山向金山、绿树向活钱、资源向资产的转化。

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林业金融创新上先行先试。“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的林改“四问”,为我们指引了方向。

要坚持产品创新为着力点,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同时入手,兼顾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构建符合林业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体系,总结和提升各地林权资产折资量化的成功做法,开发公益林(天然商品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将林下经济、碳汇、林票、碳票等生态价值产品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同时加强和规范金融衍生品开发,为林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支持路径。

要坚持资本吸引为主攻点,推进多元改革试点,创新“社会资本+林农”机制,促进社会资本向林业聚集,撬动社会资本投标经营。通过放松管制、拓展发展空间,吸引资本投入,以中间环节的突破带动前端投入和后端收入的增加,形成良性发展循环,着力推进森林“四库”建设,为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动力。

---此处隐藏911字,下载后查看---

而林农增收是落脚点,发展林业金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林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带动林农参与生产,让他们分享收益,实现增收致富,这也是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目标之一。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提高金融工作能力同样至关重要,要学会用金融手段促进林业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工作者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树立正确的金融价值观,在林业金融工作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恪守市场规则和行业操守。同时,积极学习金融知识,掌握金融原理,增强驾驭和运用金融工具促进林业发展的能力,做到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要坚持实体和虚拟经济一盘棋的思想,树立系统思维,精准把握二者的平衡。善于利用金融力量发展林业,更要将培育壮大林业实体经济作为根本任务,使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互促进。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推动林业金融发展过程中,增强前进的魄力,保持稳定的定力,提高对风险的预见、应对和处置能力,遵循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推动林业金融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总之,新质生产力为林业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向,我们要在林业金融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实践,为林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