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社零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3.4%。排名全市末位。
3.货物出口额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12月我县货物贸易出口额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27.26%,总额排名全市第6,增速排名全市第4。1-11月服务贸易总额XX万元,同比下降43.3%,总额排名全市第8,增速排名全市第8。
4.全社会R&D经费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比例:2023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41%,全省第84,全市第8;比上年提高0.12%,提升幅度位列全省第34,全市并列第2。预计2024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42%。
---此处隐藏5768字,下载后查看---
围绕构建“4+X”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木玩:推进木玩精细化管理,制定标杆示范企业标准选培办法,打造精细化管理标杆企业3家以上。建设木玩原辅料市场,强化供应链功能。与海港集团深化海铁联运项目合作,降低出口企业物流成本。引进木制玩具公共检测中心,与通标、必维、莱茵、天祥、南德、中检等国际标准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标准检测增值化服务。推动玩具AI设计软件开发,招引专业研发团队入驻XX,助力行业产品创新。阀门:大力建设涉金属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加速推进汉威阀门、隆瑞锻造标准化锻件、钰易来直缝拉直管等技改项目,推动阀门产业向覆膜砂工艺升级。实施《XX县科技创新赋能阀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浙丽转”模式。轴承:拓宽轴承企业发展路径,鼓励龙头企业加强轴承套圈、钢球进口替代产品研发,加快诚创轴承、兴昌轴承、环驰钢球设备更新等技改项目建设,加大产能释放。钢铁:大力推进华宏超低排放、余热利用、精品钢生产线等项目,鼓励华宏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加强科技新产品研发,做好下游产品延伸。二是打造新兴产业强引擎。2024年我局完成《XX县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XX县新兴产业链重点企业招引长短名单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依托特色工艺晶圆、泰喜智能光电、汽车光网络、医疗器械产业加速器等项目初步基础,重点发展半导体、先进功能装备、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三是做好企业培育。扎实推进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大力支持诚创、欧菲、汉威等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积极向省里争取省重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力争创成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
3.全力实施平台强化支撑专项行动,赋能产业发展
一是重塑空间平台。加快建设云景生态产业平台,开展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引导和支持园区企业通过兼并重组、“零地技改”、改造提升闲置厂房等方式提高亩产效率,全年完成低效用地整治300亩。谋划“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开展石塘镇小顺区块、元和街道陈前村等乡镇工业平台前期研究。推行国资新建标准厂房出租模式,加快XX—吴兴“山海协作”共富产业园建设。完善产业公共配套服务,搭建集研发、检测验证、专利、标准和科技文献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二是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发挥电商直播基地牵引带动作用,推动“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实施跨境电商主体培育计划。支持今橙、新苗等专业跨境电商服务机构开展跨境电商培训、资源对接等活动,提升传统外贸和制造企业跨境业务能力水平,累计培育跨境电商主体30家。三是建设木玩产销中心。按照“市场化、公立化、增值化、一体化”的四化要求建设XX木制玩具展销中心,探索构建主导产业内外贸一体化新发展格局。四是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借助浙江科技大学各方资源和力量,建设好浙科产业研究院,为我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推进木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聚集各类创新资源,为木玩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借助省科技特派团力量,实施和完成玩具、轴承领域关键技术的提升和攻关。深入产学研合作,争取省尖兵领雁(科技特派团定向项目)、市县联动项目至少1项。完善杭州“人才科创飞地”管理制度,争取完成围绕生命健康和新材料领域等新兴领域招引企业3个以上,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以上,推进“绿谷精英”项目落地5个以上目标。
4.全力实施机制优化提升专项行动,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企业服务机制。大力营造“合力扶工”氛围,服务企业上要更加有感。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建立涉企问题“合力办”解决机制、提级选派助企服务员队伍、开展企业合规专题培训等,在服务企业上取得了一些实效,涉企问题解决还存在各自为战、合力不强、难事难办等问题,为此,我们将以企业娘家人的角色定位,始终心怀企业的事无小事责任感,企业的事一刻都耽搁不起的紧迫感,以涉企问题“合力办”机制为抓手,着力推进解决企业用工难、执法检查频、劳资纠纷多、发展瓶颈大等一批问题,形成可参考、可借鉴的破题实例10个以上,擦亮“合力办”这个全县营商环境优化服务品牌。二是优化干部能力提升机制。不断推进干部专业能力提升,深化全员培训机制,进一步强化队伍专业化水平。开展强基提能行动,以经商科技大讲堂为载体,引导全局干部进一步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建立业务骨干人才库,落实各类评先评优和表彰工作,切实关心关爱干部,激发干部队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