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锚定目标,把稳城乡发展航向
(一)把握时代脉搏,科学谋划发展蓝图。一是强化战略思维,明晰发展定位。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大局,精准把握我市在全国、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我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通过广泛调研、专家论证等方式,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城乡发展战略规划,确保我市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二是顺应发展趋势,优化空间布局。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要顺应人口流动、产业转移等发展趋势,对城乡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合理划分城镇发展区、农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区等功能区域,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城镇与乡村之间的空间联系,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乡空间格局。三是着眼长远发展,预留弹性空间。城乡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未来可能会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因此,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要树立长远眼光,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对于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园区建设等,要提前做好规划布局,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同时,要建立健全规划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规划进行优化完善。
(二)聚焦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强劲动能。一是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围绕我市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定位,深入研究国家和省上的政策导向,结合我市的实际需求,精心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重点谋划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的项目,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和省上的项目盘子。建立项目谋划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充实和完善项目储备。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落地见效。对已确定的重点项目,要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按时序进度推进。加强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土地、资金、环保等问题,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强化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三是强化项目招商引智,促进产业升级。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我市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制定针对性的招商政策,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对接合作,引进一批高端项目、优质企业和先进技术,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要注重引进人才,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紧扣民生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儿科综合病房楼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二是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的治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一批城市公园、绿地,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三是加强社会保障,兜牢民生底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加大对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居民增收致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此处隐藏3885字,下载后查看---
(一)深挖文化资源,丰富文旅内涵。一是系统梳理文化脉络,挖掘特色文化元素。组织专业团队对我市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梳理出我市独特的文化脉络。通过对文化遗址、文物古迹、传统技艺等的研究和保护,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素材。二是加强文化创意转化,打造文化旅游产品。将挖掘出的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设计相结合,开发具有我市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推出以历史文化故事为背景的主题演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打造文化体验式旅游项目等,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我市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和体验感。三是讲好城市文化故事,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通过举办文化节、旅游节、研讨会等活动,宣传我市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高质量的文化宣传视频、文章等,广泛传播我市的文化故事,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推进项目建设,打造文旅产业集群。一是加快汉风文旅产业园项目建设,形成核心吸引物。加大对汉风文旅产业园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体现汉文化的特色和魅力。通过打造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文旅项目,如主题公园、文化街区、演艺场馆等,形成我市文旅产业的核心吸引物,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二是培育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顺应文旅消费升级的趋势,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新场景。例如,发展“文旅+科技”“文旅+康养”“文旅+研学”等融合业态,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智慧旅游景区等新场景。通过创新业态和场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拓展文旅产业的发展空间。三是加强文旅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大对文旅产业配套设施的投入,完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设施。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三)加强品牌营销,提升城市形象魅力。一是制定品牌营销策略,明确品牌定位。根据我市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营销策略,明确城市的文旅品牌定位。突出我市的特色和优势,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文旅品牌形象。二是整合营销渠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整合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社交媒体等平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活动。制作精美的宣传资料和宣传片,参加国内外各类旅游展会,举办旅游推介会等,提高我市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文旅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文旅品牌。通过联合营销、线路整合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互利共赢。积极融入国家和省上的文旅发展战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市在全国文旅市场中的竞争力。
同志们,城乡规划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本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努力开创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永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