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高度重视《规划》任务落实,将其与《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十四五”X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落实相结合,制定《“十四五”X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将重点任务落实到各个责任单位,并规定了任务完成期限。截至目前,《规划》中各项任务进展顺利。
一是档案治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坚持“档案工作姓党”,全面统筹档案主管部门、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学会、社会团体等多种力量,建立档案工作责任制,依法、依规履行各自担负的档案职能,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档案执法效能,加大普法力度,增强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加强部门协同、区域协同、行业协同,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健全“互联网+监管”手段,通过科学技术提高档案监管效能。
二是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力推动“三合一”制度普及,依法开展到期档案接收进馆,着力拓宽档案归集范围,积极推动“应归尽归、应收尽收”,预计到2023年6月底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总量达X万卷件,较“十三五”时期增长X%,其中民生专业档案占比约X%,初步形成覆盖面广、主体多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构优化的档案资源体系。
---此处隐藏11495字,下载后查看---
(三)高度重视档案资源建设。按照“全覆盖、重民生、重特色”要求,依法做好到期档案接收,重点做好婚姻登记、出生医学证明等涉及民生的专业档案进馆,并及时全文数字化提供利用。着力拓展档案资料收集范围,加强对全市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等重点领域档案收集,推动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专业档案依法有序及时进馆,加强名人档案等特色档案和资料收集,推进档案资源建设持续提升。
(四)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转型。将“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创建作为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首要抓手,扎实做好数字档案馆系功能提升,突出在设施功能完善、档案资源管理和信息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创建成功。持续推进“增量电子化”,力争各类电子文件应归尽归,电子档案应收尽收。继续做好“存量数字化”和档案数据校核,开展民生档案电子目录和电子照片档案审核接收,提高档案数据质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推动档案资源数字转型提升。统筹推进机关“数字档案室”建设,鼓励条件较好的积极参评“省级示范数字档案室”。
(五)努力提升档案服务利用水平。持续完善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机制,稳步实施馆藏档案开放工作“三年计划”,确保到2025年馆藏到期文书档案“应开放尽开放”。持续优化档案利用服务环境,简化档案查阅利用程序,扎实推进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查询利用服务。持续推进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全面融入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体系,推动档案服务质量提升。充分发挥全市现有X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各级档案馆要动态修订完善展厅布展。其中,市档案馆要继续办好“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有序开展“走进档案馆”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积极争创“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持续补充、完善“城市记忆”基本陈列展。依托馆藏珍贵红色档案资料,强化档案编研开发利用。持续开展“X”档案夏令营活动,充分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打造叫得响的档案宣传品牌。用好“市直机关主题党日教育基地”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用好“一微一网”宣传平台,拓展档案教育服务功能,努力扩大档案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推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升。
(六)坚决筑牢档案安全体系防线。要强化底线思维,筑牢安全防线,把档案安全作为一项压倒一切的任务来抓。要继续加强档案馆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馆库、危房馆库、面积不达标馆(室)进行新建或改扩建。市档案馆继续深入开展馆藏档案实体的规范化管理,着重对馆藏实物档案、历史档案、征集进馆档案进行深度整理和科学管护。持续做好档案数据校核,为馆藏档案资源科学管护和开发利用打下坚实基础。落实档案馆库房安全管理措施,强化“九防”措施,做到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开展档案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举办保密安全应急演练。做好数字档案馆系统运维,开展重要档案数据在线、离线与异地备份,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数据绝对安全。X县档案馆要尽快完成新馆搬迁工作。X区档案馆要加快推进新馆设施设备安装。X区档案馆要把新馆建设立项(或老馆替代)列入议事日程。X区档案馆要加快新馆装修进度。各级档案部门要严格落实档案安全责任制,切实把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到岗。要健全档案馆库房、机关档案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九防”措施,抓好档案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强化应急培训和演练,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绝对安全。
(七)建设高水平干部人才队伍。积极丰富档案执法检查人员库和全市档案专家库,遴选档案系统更多专业人才进库,为提升全市档案事业专业化水平提供人才支持。要加强教育培训,继续在市直各单位推广在线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档案工作者专业水平。鼓励档案从业人员开展学术研究,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生态。市档案学会充分发挥行业智囊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助力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各县区档案局要进一步充实基层档案干部人才队伍,尽快将局长配备到位,解决管理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不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