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总书记文化思想创造性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强调“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坚持以总书记文化思想为指引,健全完善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为推动重庆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系统构建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四梁八柱”,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重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文化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迭代升级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推动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目标体系更加明确。市委对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作出战略部署,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系统提出建设“承千年文脉、筑人文精神、树时代新风、强创新品质”的新时代文化强市总目标,并聚焦“政治立魂、精神立德、人文立城、文艺立品、创新立业、变革立制”,提出“六个明显跃升”的主要目标。
工作体系更加清晰。提出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工程、主流意识形态强基固本工程、城市气质和新风尚涵育工程、文化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工程、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工程、文化产业能级跃升工程、全媒体传播效能提升工程、数字文化建设赋能工程“八项重点任务”。
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的意见》,是新时代重庆文化强市建设的系统部署。优化调整宣传思想文化领域议事协调机构,整合设立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
---此处隐藏1501字,下载后查看---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对新时代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迭代升级抓党建带全局工作体系,全链条保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落实见效,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突出政治引领,着力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只有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才能确保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健全党委统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健全工作规则和专项工作机制,构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履职尽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大宣传工作格局。建立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专题会议制度,协调解决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跨区域的重大问题。构建系统集成的激励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优化利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激励保障政策,制定出台全领域、多层级、管长远的激励措施。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党内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提高依法依规治理水平。统筹市级相关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大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全链条全过程闭环落实机制,构建“任务分解—跟踪推进—督办落实—定期报告—评估问效”全链条工作机制。深化网上网下协同联动实战机制,完善四级网信工作体系,增强大网信工作格局统筹力。综合运用文化报表、文明创建板块、数字文化系统、文化改革项目等治理工具,全面提高文化领域治理能力。
立足重庆实际,构建打造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标志性成果的体制机制。健全以改革打造标志性成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内在活力。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科学制定重大文化设施项目长远规划和阶段性规划,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重点文化项目制度机制,打通跨区域、跨部门、跨政策壁垒,协同推进项目前中后期,打造更多具有标志性、辨识度的市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健全重大政策整合机制,整合集成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支持政策,聚焦目标协同、措施衔接、资源共享,通过内部沟通、外部合作建立科学的协调机制,对现有政策资源进行科学调配,提高政策精准性,释放政策红利。创新以政策换资源、以政策换项目、以政策换资金模式,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改革立项和政策扶持。健全重大改革统筹机制,统筹文化领域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重大项目、重点任务、重大改革深度融合、协同高效,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迭代升级、纵深发展,加快推进部分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竞争力整体跃升。抓住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加强党对国有文化企业的领导和管理,深化国有文化资本投资运营改革,做大做强综合性文化企业集团。完善梯次化引进培育机制,吸引知名文化类总部企业,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实现“全国文化企业30强”突破。提升产业创新力,推进文化新基建,扶持文化科技融合项目,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文化产业集群,打造文化演艺综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中国剧本娱乐之都,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提高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的文化消费贡献率。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带动文化传播,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不断双向赋能、深度融合。深入洞察群众文化消费新需求,着力于数字化表达,强化沉浸式体验,提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消费场景感、获得感,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和世界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加强选育管用,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国之基。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实施领导班子结构优化计划,坚持结构服从功能,注重能力素质和岗位需求匹配度,切实任用有思想、爱宣传、懂文化的优秀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精准度”,提升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班子整体功能、运转效能。健全复合型干部递进培养机制,深入实施宣传思想文化干部培养工程,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加大“上派外挂下炼”力度,持续开展复合型人才递进培养,全面提升把握正确方向导向的能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能力、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能力、网络宣传和斗争的能力,以及应对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健全完善引才育才机制,建立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工作专项机制,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健全人才选拔培养项目,充分发挥名家大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老中青人才良好互动,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建立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落实“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在落户用编、职称评定、项目扶持、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