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上级党委关于开展民主生活会的部署精神,以及镇党委组织部门《关于认真开好2024年度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我紧扣本次民主生活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主题,深入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深入开展谈心谈话,结合个人思想和村党支部工作实际,深刻查摆问题,深挖思想根源,明确整改方向。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及具体表现

(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

一是学习的“泥土味”不足,理论指导实践存在“水土不服”现象。虽然能够按要求参加支部的集中学习,也注重通过网络、报刊等渠道进行自学,但在学习的深度和结合农村实际的程度上仍有差距。具体表现为,对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将其与**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解决村民实际困难方面,还存在“本领恐慌”。例如,在学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后,对于如何结合**村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找到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思考不够深入,措施不够精准,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出现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梗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再如,对于一些上级党委关于农村工作的创新部署,领会精神实质不够透彻,有时停留在“照葫芦画瓢”,未能结合村情创造性开展工作,导致工作效果打了折扣。二是政治站位不够“接地气”,未能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够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政治站位还不够高,未能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具体表现为,在处理村里的复杂矛盾和问题时,有时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能充分运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统筹谋划、协调各方力量,例如,在解决村民土地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时,有时过多依赖于行政手段和个人经验,未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导致问题解决效率不高,群众满意度不高。再如,对于一些社会上的错误思潮和不良风气,警惕性不够高,斗争精神有所弱化,对党员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还不够深入,未能有效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三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绣花功夫”欠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运用不够娴熟。能够自觉维护班子团结,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维护团结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有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运用不够娴熟。具体表现为,在班子内部,“老好人”思想依然存在,碍于情面,批评不够直接、不够深刻,例如,对于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醒函询、咬耳扯袖不够及时,未能真正做到“红脸出汗”。再如,在民主生活会上,自我批评有时蜻蜓点水,避重就轻,相互批评有时隔靴搔痒,缺乏“辣味”,未能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作用,导致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受到一定影响。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

---此处隐藏6000字,下载后查看---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和剖析出的原因,我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逐条逐项抓好整改落实,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拧紧思想“总开关”。坚持把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载体,拓展学习平台,既要“身入”更要“心入”,既要“学懂”更要“弄通”,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具体而言,一是建立“党员夜校”常态化学习机制,每周固定时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深入研讨交流,提升学习的系统性和实效性。二是开展“田埂课堂”特色学习活动,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的政策理论,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三是打造“指尖上的课堂”,利用AAA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学习内容,开展线上交流,打造“随时随地学”的学习新模式。

二是强化党性锤炼,筑牢宗旨“压舱石”。坚持把党性锤炼作为终身必修课,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在行动上对标对表、知行合一,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永葆GCD人的政治本色。具体而言,一是开展“党性体检”活动,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查找自身在党性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二是推行“党员责任岗”制度,在村内设立党员责任岗,引导党员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帮扶济困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服务群众中锤炼党性。三是组织“重走长征路”、“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党日活动,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提升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是激发担当精神,点燃创新“发动机”。坚持把担当作为作为鲜明导向,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营造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善于作为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具体而言,一是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党员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树立鲜明导向。二是开展“头脑风暴”活动,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集思广益,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创新思维。三是实施“项目负责制”,将村里的重点工作项目化,明确责任人,压实责任链条,激发担当精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是压实“两个责任”,扎牢制度“铁篱笆”。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长期战略、系统工程,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强化日常监督,深化标本兼治,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具体而言,一是健全“责任清单”制度,细化班子成员和党员的管党治党责任,明确责任内容、责任主体、责任追究,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强化“日常监督”,充分运用谈心谈话、民主评议、述责述廉等方式,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三是深化“以案促改”,针对村里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深刻剖析原因,查找制度漏洞,完善制度机制,扎牢制度“铁篱笆”,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