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2024年7月底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要“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绿色发展是总书记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建设高品质生态环境为核心目标,让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体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此处隐藏4522字,下载后查看---

三、坚持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一)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强化美丽中国建设,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二)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三)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物流、绿色贸易等,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推行产品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绿色包装等。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高减排效率。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强化管制和监管。

(四)完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绿色发展的法治建设,形成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构建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严控高碳项目投资,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装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加大财政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建立健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机制。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碳排放权、碳汇交易、用能权、电力等交易市场。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形成以受益者付费原则为基础的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格局。加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旅游等,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社会绿色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