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健委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实施方案》。持续推进XX市“长三角名医工作室”建设,今年新增26个名医工作室。在近期公布的2023年全国地市级行政区医改评价(试行)排名中,我市位居全国第10位、中部地区第1位、全省第1位。

(二)巩固提升医疗综合能力

XX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评审,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核中首次进入“B++”行列,位居全省第18位;依托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建设省级神经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创成神经外科省级重点专科。6名医务人员作为第十二批援南苏丹医疗队队员赴南苏丹首都朱巴开展为期一年的卫生援外任务。全市县级三级医院总数8所,其中三级综合医院5所、三级中医医院3所。研究制定二级及以上医院优化就医服务“医心为民十件事”。积极探索全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无偿献血千人口献血率等血液管理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建成17个农村医疗急救点,成功构建全市“30分钟农村医疗急救圈”。

(三)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此处隐藏2184字,下载后查看---

(三)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一是继续做好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持续扩大艾滋病筛查和抗病毒治疗覆盖面,提高检测和治疗质量。提升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持续推进无结核社区建设。实施消除血吸虫病“六大行动”,宣州区、泾县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二是扎实开展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新发传染病和境外输入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规范处置,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疫情。三是持续推进传染病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部署工作,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四是提质做好预防接种服务。深入贯彻落实疫苗管理法,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加强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五是深入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营养健康工作。持续开展营养健康餐厅(食堂)建设和营养指导员培训。六是规范预案编制工作,对法律法规及适用性等有变化的现行预案开展评估,及时修订卫生应急有关预案。七是持续巩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处置工作,依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常和专题风险评估工作。

(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一是健全建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市级公立中医院内涵建设。二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展省级中医药特色基层医疗机构创建工作。三是深化中医药改革,实施基层中医药“岐黄惠民”工程,继续开展中西医协同服务模式试点工作。四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举办2年期“西学中”培训班。五是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举办中医药文化健康康夜市活动,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校园活动。

(五)强化人口发展保障工作。一是有效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优化生育政策支持配套措施实施,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探索推进二、三孩一次性育儿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健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结合省民生实事安心托幼行动,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进公办托育机构规范招生运营。超前谋划托育服务供给,按照“方便就近、惠及居民”要求,合理布局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推进托幼一体化。三是开展乡镇敬老院与卫生院融合发展试点。支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协议合作等形式,为养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乡镇敬老院等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六)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一是围绕“2+2”医药健康产业框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集中拜访活动,大力引进龙头企业。二是持续加强营商环境建设,主动服务本地企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三是扎实推进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建设,优先引进高端医疗资源,打造我市康养产业标志性成果。

(七)提升卫生健康发展保障水平。一是深入推进检验检查互联互通工作,依托智联网医院系统,加快推进检验、心电等结果互联互通共享,深入做好医学检验网络接入、图像调阅、编码对照等重点指标的调度工作,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互联互通达标率和重复检查提醒功能全覆盖。二是继续抓好医疗卫生人才政策落实。紧密结合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发展需要,继续抓好落实《XX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等文件的落实,通过整合人才服务联办事项,搭建医疗卫生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