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以及2025年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耕地保护

1.严格耕地保护,务实粮食安全根基。2023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显示,全市现状耕地面积572.55万亩,较2020年现状耕地面积570.386万亩增长2.1645万亩,增加率为0.38%,连续三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长。2024年国家下发的年度变更调查图斑正处于核实处置阶段,预计实现耕地保有量连续四年净增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88.19万亩(不含预调出、预调出待整改),大于“三区三线”划定的487.12万亩,完成保护目标任务。

2.坚持稳定总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年初印发《关于分解下达2024年度耕地恢复任务的通知》《关于下达2024年度补充耕地任务安排的通知》,将年度耕地恢复任务和补充耕地任务分解下达至各县区。今年6月,结合“大占补”政策变化,印发《关于推动开展耕地恢复补足耕地缺口工作的通知》,组织县区进一步摸排2024年度内各类建设项目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等需占用耕地情况,同步梳理各类耕地流出图斑、恢复潜力图斑等,落实到具体地块。截至目前,全市耕地流入约2.4万亩,其中完成新增耕地指标入库4571亩。

(二)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宅基地用地保障

---此处隐藏3455字,下载后查看---

(三)全周期森林经营理念有待增强。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的进程中,尚未完全实现“重视数量”向“量质并重”的绿化理念的转变。个别地区仍存在“重栽轻管”、森林经济效益未充分释放的现象。

四、2025年工作初步安排

(一)持续开展耕地恢复工作。重点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核实处置,确保全市区域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坚持先补后占,有效增加稳定耕地数量,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调剂管理办法。

(二)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宅基地用地优先保障。年初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至县区,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不足部分,市级调剂,农村宅基地用地实报实销。同时,加强乡村产业用地的项目土地报批指导,靠前服务,提高土地要素保障效率。

(三)稳步实施绿美江淮行动。2025年计划实施人工造林3000亩,封山育林15266亩、退化林修复22397亩。建设绿美乡镇2个、绿美村庄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