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向非公有制企业延伸,不断加强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领导,有效提升我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结合和政县工作实际,我们紧紧围绕非公企业党支部建设标准,全面开展学标对表、争创达标工作,有力提升了我县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为实现我县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强、发展强”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但从平时调研督查发现,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短板弱项,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工作成效
(一)强化学习,提升组织“向心力”。全县共有非公企业党工委1个,下辖企业党组织17个,党员186名,覆盖非公企业33户。近年来,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依托“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学习平台,围绕学习贯彻****思想这一主线,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采取专题辅导、心得交流、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切实用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建强队伍,提升组织“战斗力”。坚持把扩大非公企业“两个覆盖”作为落实非公党建工作的硬指标,努力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做到经济工作拓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注重把党性观念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着力打造一支“服务发展能力强、凝聚职工能力强”的党组织书记队伍。2021年以来,发展党员21名,先后从县直单位选派了48名政治素质高、党性观念强、热爱党建工作的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和驻企联络员,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打造阵地,提升组织“凝聚力”。按照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建设6项标准38条规范,以点带面、抓点示范,着力打造全县非公党建示范点,做到示范点建设有亮点、有特色。注重将示范点建设与产业开发、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重视在各行业领域建设示范点,成功打造了县循环经济园区、八八集团、厦琳鞋业等一批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党建示范点。同时,常态化开展非公党建工作自查和调研督查,详细掌握全县非公党建工作情况,每月完善“三本台账”,进一步摸清工作底数,逐步优化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结构。
---此处隐藏2031字,下载后查看---
三、对策建议
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将按照省州县的安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通过标准化的执行,督促非公企业党组织不断改进和加强自身建设,规范运行,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一)强基础,扩大“两个覆盖”。大力破解非公经济党组织巩固难和组建难“两难”情况,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以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为重点,对已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巩固和提高党组织的覆盖成果。对未建立党组织的,积极创造组建条件,创新组建方式,开展党的活动,多途径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对暂不具备单独组建党组织条件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开展活动的原则,大力发展联合党支部,扩大党的组织覆盖,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非公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生产经营和事业发展方向,指导企业党组织做好宣传阐释****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建队伍,发挥“组织功能”。持续把党性观念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特别是管理层党员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进一步拓宽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选派渠道,在非公企业党工委选派的基础上,协调组织部门从党政机关干部中选派一批政治素质高、党性观念强、热爱党建工作的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强化工作指导。督促非公企业党工委、循环经济园区管委会进一步明确分工、统筹协调、精准指导、强化管理,加强派驻党建指导员的管理,协调派出单位全力支持、当好后盾,以良好环境确保党建指导员工作取得实效,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党组织的发展优势,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的共赢目标。
(三)创举措,发挥“政治功能”。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及时掌握党组织最新情况,指导非公企业全面推行“四抓两整治”,帮助完善民主评议、发展党员等制度,进一步夯实非公企业党建基础,防止出现“灯下黑”的现象,推动企业党建工作任务全面落实;严格按照《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规范要求,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落实;围绕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积极向企业建言献策,提出合理意见建议,主动协助企业做好与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工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同时,积极协调帮助企业争取项目资金、开展技术革新、开拓销售市场、引进优秀人才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