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深化教育和体育改革精神,在基础设施续建、学段协调创优、队伍专业提升、育人模式优化、体教融合惠民等工作中守正创新,实干笃行;在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守牢一排底线等工作中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奋力推动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行业领域更前列。
一、稳妥推进教育资源供给改革
1.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续建X小学、X小学幼儿园、第一实验幼儿园和X小学教学楼、X小学教学楼,加快推进X小学操场、篮球场改造工程,续建宁津9中餐厅,新建38中实验楼,提升办学条件。为X小学、X小学、X小学3所学校按标准配齐设施设备,提升校园设备标准化水平。(责任单位:基建装备科,各项目学校)
2.做好民生工程配套服务工作。普及中小学校服反光标识,为学生出行增强安全保障。配合X市教育局、司法局,建设好X市专门学校。(责任单位:基建装备科、基教科,各学校)
二、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改革
3.提升游戏育人质量。以省级游戏活动实验区建设和争创省级科学保教引领实验园为核心,引领幼儿园按照“园内—园际—全域”行动路径,打造游戏环境优化方案。探索“游戏+支持”教师成长路径,提升教师游戏支持能力和游戏课程开发能力。发挥优质园引领带动作用,开展责任区联盟教研和结对帮扶活动,实现游戏质量城乡一体化提升。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验和实践游戏课程,促进学前儿童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责任单位:学前科、教研中心,各学校)
---此处隐藏6979字,下载后查看---
37.加强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开展好交通、消防、用电、防拐防骗、防溺水、防冲撞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常态化推进学校交通、消防、实验室、食品安全、校园欺凌等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建设市、校两级“校园天眼平台”,与省市两级联网,实现“探头站岗、鼠标巡逻”校园安全风险防控预警,提高校园安全督查精准性。加强公安、消防、卫健、住建、交通和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开展好校园安全领域专项整治联合大检查行动。持续做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提升营养餐满意度。(责任单位:安保科、基教科、财审科,各学校)
38.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水平。加强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爱生命,通过开展心理讲座、影视赏析、心理剧、心理健康月等活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深度融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服务效能。充分利用测评平台,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问题学生实行“一对一”跟踪帮扶。开展“新时代·新父母”家庭教育活动,对接政法委、公检法司、团市委、妇联、民政、财政等部门和各镇街,精准帮扶贫困家庭子女,关注特殊重点学生。(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基教科、财审科,各学校)
39.加强信访稳定工作。落实好重大政策风险评估制度,对已存在的涉稳风险重点人员,建立“一对一”包保制度,通过帮扶解困、政策宣讲等途径,积极化解积案。加强对民办幼儿园、各项民生工程建设的规范管理,确保不出现欠薪等影响稳定的问题。对民生诉求问题复盘总结、研判分析,压实好局校两级主体责任,确保基层问题基层解决。(责任单位:安保科、办公室、学前科、基建装备科、督导室,各学校)
40.扎实做好基层减负。切实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督导检查考核。严格规范社会性事务进校园,充分利用学校基层减负监测点和线上投诉举报平台等渠道,形成立体网格化减负网络,切实减轻基层学校师生的负担。严格落实各级关于教育评价的政策要求,坚持分类评价,丰富评价手段,完善评价标准,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走深走实。(责任单位:办公室、基教科、督导室、职教科、学前科,各学校)
41.发挥宣传服务效能。利用官方网站、AAA公众号平台,宣传教体系统优秀人物、典型经验和精品赛事,营造改革良好氛围。精准开展好大家访、校园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活动,凝聚家校共识,形成家校共育合力。(责任单位:秘书科、督导室、基教科,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