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机关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突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一是构建"三位一体"学习体系。全年主持召开支委会专题学习12次,组织主题D日学习28次,开展"人大讲堂"专题辅导6场。创新"晨读+夜学"模式,建立"学习强国"周通报制度,D员干部日均积分达45分以上。二是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围绕"学思想、强D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组织专题研讨8次,形成调研报告12篇,推动解决代表建议办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等实际问题23项。三是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建立"三审三校"信息发布机制,全年审核发布政务信息356条,处置网络舆情7起。开展"代表走基层"宣讲活动39场,覆盖群众1.2万人次。

(二)夯实组织基础,建强战斗堡垒。一是推进标准化建设。对照《D支部工作条例》,完善"三会一课"纪实管理,D员参会率同比提升18%。创新"生日+"模式,将重温入D誓词与业务承诺相结合,累计开展特色组织生活16次。二是实施"青蓝工程"。建立"1+2"导师帮带机制,6名支委委员结对培养12名青年干部。全年发展预备D员3名,确定发展对象5名,35岁以下年轻D员占比提升至42%。三是深化D建业务融合。在立法调研、执法检查等工作中设立临时D小组17个,推动《XX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3部法规高质量出台。建立D员先锋岗28个,组建志愿服务队6支,开展"代表进网格"活动43次。

(三)从严管D治D,锤炼过硬作风。一是压实责任链条。制定全面从严治D"三张清单",签订责任书34份,开展廉政谈话68人次。建立"月提示、季督查、年考评"机制,下发工作提示单24期,整改问题17项。二是强化纪律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5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3次,编印《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汇编》2期。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发放倡议书89份,收集廉洁家训46条。三是持续正风肃纪。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核查信访举报5件,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3人。修订完善《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制度8项,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3.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此处隐藏979字,下载后查看---

(三)压力传导的精度还需提升。对D小组工作指导有时存在"大水漫灌"现象,个别D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在学深悟透上持续用力,构建理论武装新格局。一是实施"理论铸魂"工程建立"领导干部领学、专家学者导学、支部委员促学"三级学习机制,每月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读书班"。二是开发"人大D建云平台",设置"必修课程+选修模块",要求D员年度完成60学时线上学习,配套建立学分公示制度。三是开展"知行合一"实践教学,每季度组织D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D课,年内实现现场教学全覆盖。三是开设"代表履职微课堂",邀请优秀代表录制"10分钟D建微课"20期,建立"1+N"结对共学机制,1名支委联系5名D员,组建"晨读会""夜研组"等学习小组12个。

(二)在守正创新上精准发力,打造融合发展新样板。一是深化"D建+业务"融合。在年度重点立法项目中设立"D员攻坚专班",对《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3部法规实行"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二是建立监督工作"双联双促"机制,每个监督项目组配备1名D建指导员,开展"监督现场主题D日"15次以上,推行代表履职"积分制管理",将参与D建活动纳入代表履职评价体系。三是培育特色品牌矩阵,创建"民生实事监督岗",组织D员代表每月开展"民生项目体验日",建立"发现问题-交办督办-结果反馈"闭环机制,打造"法治护航先锋队",在6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D员服务站,开展"法规宣讲进社区"30场次。

(三)在严管厚爱上凝聚合力,激发队伍建设新动能。一是完善严管体系。建立D员"全周期"管理档案,设置表现、作用发挥等5大类20项评价指标。推行"红黄绿"三色预警,对连续3个月未达标的D员启动"1名支委+1名导师"帮扶机制。每季度开展"清风人大"专项行动,聚焦"八小时外"监督,建立家属联络员制度。二是强化暖心激励。建设"代表之家"活动阵地,设置"代表会客厅""心理舒缓室"等功能区,配备专职联络员3名。建立困难D员"五必访"制度(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变故必访、生活困难必访、思想波动必访、退休离岗必访)。三是数字赋能D建。开发"智慧D建"APP,实现组织生活线上纪实、D员发展全程追溯、D费缴纳一键办理。建立D建大数据分析平台,实时监测"三会一课"质量、D员活跃度等12项核心指标。开设"云端组织生活馆",每月开展"VR红色展馆参观""在线知识竞赛"等特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