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以品牌创建“四融” 凝聚企业发展“四力”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成立以来,XX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筑红色交建、拓绿色发展”党建品牌为抓手,从国有企业“国有”二字的特殊属性以及其作为“企业”的一般规律进行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更加注重党建品牌阵地与创新载体建设,全力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赋能企业主责主业,持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汇聚起了党建引领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将党建品牌创建融入组织建设塑造最强战斗力

融入组织建设是党建品牌创建的前提。始终坚持强“根”铸“魂”不放松,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组织建设,坚定信仰信念,打造最强红色堡垒。

打造有声有色的“红色阵地”。牢牢把握总书记“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论断,遵循“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内政治制度,认真落实省市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思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筑红色交建、拓绿色发展”党建品牌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党建品牌创建要“跟着需求走,追着问题去,奔着效果干”工作方法论。同时,结合党支部“五化”建设,突出有形有效,建立可视化、可量化的党建品牌建设体系,推动党的组织优势与企业提质增效相结合,形成整体推进、全面加强的工作格局。

搭建生动活泼的“红色课堂”。着力把加强党员教育作为党建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创新方法、丰富载体,着力在精准有效上下功夫,开展了一系列“党味浓、形式多、接地气”的党员教育活动。持续推进“书香交建”行动,开展“读习语、晒心得”读书分享会,开设红色经典讲堂,开展红色经典重温、红色家书诵读等活动,推行讲听演互动结合的学习模式。打造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等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VR党建红色教育体系,借助VR技术,通过3D全景感官体验,抛开文字、陈列式束缚,让党员穿越时空,让历史书本中的图画和文字“活起来”。积极打造“学雷锋服务专线”“文明城市创建示范线”“拥军专线”等公交特色专线,一辆辆“流动的车厢”变成了亮丽的“红色课堂”,实现了红色教育“零距离”。

---此处隐藏3988字,下载后查看---

企业文化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文化力量。持续放大党建品牌文化育人、塑造精神的张力,切实做到凝心聚力、团结进取的效果。

开展协作联创系列活动。以党建品牌提升工程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协作联创系列活动,部室进一线、进项目、进场站,进行交流指导,形成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同频共振。同时,党建工作部与各二级单位党建开展学习交流,相互促进、循环发展的新模式,汇聚起了党建引领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目前,第一阶段已开展走进清家沟隧道、大陆泽项目、当代上品、华赢公司、路航公司等9次;第二阶段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到桥梁工程、水利枢纽等重大项目,已进行11次。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不断强化党员职工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精心打造一刊两宣三网的“1+2+3新媒体阵地”,创新推出了微播报,拍摄短视频,制作专题片,精彩讲述一线党员职工故事,激发内生动力,强化责任使命。企业内刊《遇建》定期专刊刊出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开设《马克思主义系列谈》栏目,采取音频+文字+图片的形式,通过轻松愉快讲述故事,深入浅出解读经典,将党的声音入脑入心。许多经验做法、优秀稿件被学习强国、GCD员网等多家央级,省市级以上平台和媒体相继报道。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由党员驾驶员组成中高考志愿服务队,连续三年中高考期间,累计投入车800余部,服务7万余名考生。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闻令而动、冲锋在前,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第一时间驰援一线。抗洪抢险救灾中,向受灾区捐款捐物,累计调动车辆,转移受灾群众11000余人,履行国企责任,彰显国企担当。

通过全力打造“四融”阵地,塑造最强“四力”党建品牌创建,成效显著。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更加科学规范;公司治理体系能力更加协调高效;业务板块产业融合紧密,集团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壮大;改革创新内生动力活力竞相迸发,党员干部职工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将不断激发新优势,夺取新胜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邢台交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