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意识形态)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在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

班子成员高度重视纪律建设,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规,带头恪守政治纪律,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严守党性原则,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做到“两个维护”。但深入检视仍有短板尚待补足。一是“站高望远”意识仍显不足。有的班子成员在思考问题、制定决策、推进工作时,惯性地从自身分管领域切入,对上级决策部署的政治维度把握不够深入,在全县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大局中谋篇布局、推动工作的主动性仍显欠缺。二是“入脑入心”程度仍有欠缺。在理论学习中,对核心要义的挖掘不够系统,未能全面梳理理论之间的逻辑关联,导致对深层次精神实质领悟不透,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尚显不足,学思践悟尚未真正形成闭环。三是“亮剑护航”态度仍显不够。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潮和不当言论,未能第一时间主动发声、鲜明亮态度。在听闻一些所谓“内部”信息或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时,个别班子成员认为只要自身不随波逐流便可置身事外,未能积极引导舆论,致使错误信息在一定范围内滋生误解,影响了正确舆论导向的树立。

(二)在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班子成员能够主动参与党规学习教育,以《**条例》为“准星”校准言行,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将自省、自警、自律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但对照更高标准,仍有短板需要补齐。一是“学思践悟”深度仍需加强。对**思想中关于理想信念坚定、思想境界提升、党性锻炼深化等方面的要求理解尚不够透彻,个别班子成员满足于“听过、学过、读过”,但在学深悟透、入脑入心方面仍有欠缺,党性锤炼未能真正铸魂固本。二是“为民情怀”温度仍显不足。班子成员能够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积极参与“双报到双服务”等活动,但在深入倾听群众心声、精准把握群众需求方面仍有不足,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回应不够迅速、举措不够精准。例如,有的班子成员工作中更倾向于对上级部署严格落实,而对群众关切的现实难题关注较少,面对办事群众时有时缺乏耐心,未能真正做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解决问题。三是“作风建设”链条仍需完善。班子成员在工作推进上更多聚焦业务攻坚,而对作风建设仍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现象,导致部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对科室、基层站所的作风纪律检查缺乏常态化、深层次的督导,部分“隐性四风”问题尚未完全遏制,导致个别干部在思想上有所松懈,作风建设的“防护网”仍需进一步织密扎牢。

(三)在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班子成员能够严格遵守纪律规矩,秉持清正廉洁之风,尽职履责、积极作为,在推动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中全力突破。但对标更高标准,仍有短板待补齐。一是“破局思维”尚显不足。部分班子成员仍习惯于沿用既有模式完成上级部署任务,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依赖固有经验,缺乏打破惯性思维的勇气,创新意识不够强,导致工作推进力度不足。例如,在调解员队伍建设方面,全县调解员整体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在解决涉及专业领域的疑难纠纷时显得力不从心,缺乏既懂法律又精通行业知识的复合型调解人才,制约了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二是“铁肩担当”仍有欠缺。面对难题,有时攻坚克难的魄力不足,遇到棘手问题或高难度改革任务,仍存在一定畏难情绪,未能充分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破解难题、推动实践,导致知识储备不够、眼界视野不广、破解难题的方法有限,担当作为的“硬实力”尚需进一步锤炼。三是“特色品牌”打造力度不够。部分班子成员在谋划亮点工作时,思维局限较大,创新力度不足,导致一些好的想法难以落地,未能形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标志性成果。例如,2024年全县仅有3个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入选市级培育清单,相较于其他县(市、区)数量偏少,法治建设的统筹推动力和创新引领力仍需进一步增强,需在特色项目培育、示范引领打造上加大突破力度,真正推动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此处隐藏3254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学思践悟”走深走实。强化理论武装,突出政治导向,推动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贯穿队伍教育整顿始终。注重学习实效,确保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行,把理论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增强党性、提升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强劲动力。二是“同频共振”优化班子运转。坚持从政治高度深化对班子团结的认识,把握整体协同、分工互补原则,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强化政治站位,提升统筹全局、协同推进的能力,确保“关键少数”示范引领、“最大公约数”凝心聚力,推动整体治理效能稳步提升。三是“支部堡垒”夯实根基。聚焦“一切工作到支部”这一根本理念,充分发挥支部书J的核心带头作用,强化党建基础制度建设,以“关键少数”撬动“最大增量”。充分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等制度载体,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筑牢基层组织战斗堡垒。

(二)锤炼务实作风,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以上率下”树立担当标杆。班子成员带头转作风、提效能,主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涵养自省自律精神。推行挂点督导机制,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解难题,强化对重点工作、关键环节的动态跟踪,确保部署事项落地见效。二是“激活内驱”提升队伍效能。优化科室职能配置,强化分工协作,建立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创新力。推进分级分类管理,精准把握科室职责,加强横向协作和纵向联动,充分释放组织活力,确保队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三是“党建引航”赋能业务发展。坚持党建引领,以政治建设为统揽,强化党性锤炼、纪律意识和规矩观念,抓实抓细政治监督,确保单位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深入挖掘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契合点,建立党建与业务协同推进机制,真正实现以党建强引领、以队伍促业务的良性互动。

(三)厚植为民情怀,推动服务走深走实

一是“人民至上”践行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需求放在心上,把群众冷暖挂在心间,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真情实意对待群众、服务群众,把心贴近群众,把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二是“四下基层”做深做细。坚持问题导向,常态化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点对点回应群众诉求,推动政策措施精准落地。三是“守护生态”厚植绿色福祉。强化责任担当,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精准施策、靶向整改,切实解决环境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让蓝天常在、青山常驻、绿水长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