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如何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力”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坚持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引领力

文化的高度和深度取决于其中的理论根基,一个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能够从根本上指导文化建设。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由“两个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之问”,是把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凝聚提升为中国理论的生动范例,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和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思想文化力量。

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擎起思想之旗。新时代新征程,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引领力,最根本的是坚持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牢牢守住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在思想、精神、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坚持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GCD人精神谱系凝心聚力,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凝聚力

文化的厚度和连续性取决于其中绵延不绝的精神命脉和精神传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GCD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穿其中的是以创造、团结、奋斗和梦想为核心内容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和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GCD人精神谱系。中国GCD作为中华民族先锋队,实现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的高度统一与现代升华,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树立起一座座爱国奋斗的精神丰碑。

---此处隐藏1054字,下载后查看---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内核是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强调:“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正所谓‘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首先要打好价值观念之争这场硬仗。”[2]文化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的对接融通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从三个层面为公民爱什么国、如何爱国、怎样才是爱国,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确立了清晰完整的道德价值坐标系,为全民族的价值图谱绘出了最大同心圆。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一项根本任务。新时代新征程,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感召力,最关键的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本培元,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强化政策导向、制度和法治保障。

四、坚持用中华文明现代力量为人类文明举旗指向,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的高低、文化形象的优劣取决于文化传播力的强弱、文明辐射力的大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拓展同向同行、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频共振,突出体现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力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与和平性,这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重焕荣光的中华文明,是集社会主义文明、古老东方文明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于一体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3]新时代新征程,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最直接的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前提下,以全球文明倡议为抓手,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着力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加主动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用中华文明现代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举旗指向。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