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课: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提升党性修养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其流动性强、分布范围广等特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提升其党性修养,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就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背景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提升党性修养”这一主题,共同交流探讨。

一、把握时代脉搏,深刻认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流动党员作为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其管理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只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确保他们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更好地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党员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使他们在流动中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能够有效增强党在基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据统计,截至2024年,全国流动党员数量已超过2024万,如此庞大的党员群体,若管理教育不到位,将对党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是促进流动党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流动党员在外出务工、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加强管理教育,能够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通过组织生活的参与和党性修养的提升,流动党员能够在思想上、政治上得到锻炼和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此处隐藏2935字,下载后查看---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加强理论学习。流动党员要自觉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党性锻炼。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通过参加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活动,接受党内政治生活的锻炼和熏陶。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保持GCD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强化纪律意识。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腐败行为,做到廉洁自律、清正廉洁。

(二)践行根本宗旨,服务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流动党员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与身边群众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工作中,要关心同事,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捐款捐物、义务献血、义务植树等,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传递党的温暖。同时,鼓励和带动身边群众参与公益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维护群众利益。在面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时,要敢于挺身而出,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帮助解决群众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提高工作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工作中,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途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树立良好形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工作中,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带领身边群众共同进步。积极贡献力量。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流动党员都要以党的事业为重,立足本职岗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同志们,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提升党性修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水平。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