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任务。党中央始终将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2019年“基层减负年”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出台,再到近期中央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的部署,释放了持之以恒纠治顽疾的鲜明信号。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形式主义损害党的执政根基、侵蚀群众信任,唯有以自我革命精神破除积弊,才能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基层减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与改革攻坚任务叠加,基层干部若疲于应付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必然分散抓落实、促发展的精力。江苏、浙江等地实践证明,减负赋能后的基层干部能够更高效地投身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关键领域,释放出干事创业的强劲动能。
---此处隐藏1563字,下载后查看---
压实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定期督导,纪检监察机关将形式主义问题纳入纪律审查范围,对“搞文山会海”“层层加码”等行为严肃问责。
深化源头治理:建立政策出台前的“基层负担评估机制”,防止上级部门“拍脑袋”决策演变为基层的“不可承受之重”。
强化监督问效: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常态化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回潮。推广“基层减负观测点”机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形成全社会监督合力。
同志们,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减负不是减责,松绑不是松懈。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让基层干部从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唯有如此,才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