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招实策释放经济活力潜力。围绕工程建设、建筑业等权威榜单,积极招引行业龙头,培育引导存量企业向智能化、高资质发展。拉动项目固投纳统,梳理城市更新、棚改、城中村改造等类别项目,推动新项目开工纳统,深入挖潜续建项目。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研究房地产全周期管理、全流程监管机制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培育建筑业新增长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为方向,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开展新质生产力及产业链示范。大力推进建筑科技创新及绿色低碳、建筑工程BIM等应用。提升现代工程服务业发展能级,推广“IPMT+EPC+监理”模式,鼓励企业向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转型,构建“数字研发设计+工程服务+信息服务”体系,培育工程服务业链条集聚成势。
二、拓空间、提品质,建设持续完善城区功能
着眼于城区空间拓展与功能品质提升,强化片区更新统筹力度,冲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战。谋划重点区域中远期规划,统筹四大集中连片区域规划、整备,贯彻“招商引资+投资建设”思路,探索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打造首个中心城区“环境治理+开发建设+产城融合+创新引领”发展样本。着力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开发建设进程,提速笋岗客整所上盖开发,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空间保障。加快推动土地整备项目,盘活低效用地,推进轨道17号线、深汕铁路征拆,腾出发展新空间。
三、谋改革、优治理,助推城区治理提质增效
---此处隐藏1019字,下载后查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住房保障、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家装补贴等民生属性,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推动住房保障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以“实物+货币”双轨制化解轮候库公租房供需矛盾。推动老旧小区加速改造,加快补齐基础短板。推动实施既有住宅加梯换梯,推广“共享电梯”模式,落实老旧电梯换新政策。推动家装补贴政策落地见效,以政策优惠带给群众实惠,激发消费活力,拉动设计、装修、建材销售市场。
五、防风险、保平安,维护安全稳定大局
运用数字手段提升住建安全领域监管效能,构建更稳固的安全防线。全力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抓好数字化监管转型。借助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手段,健全重点房屋自动化监测预警体系、工地远程监督。抓好智能化安全治理。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燃气运行、建筑边坡等实时监测、应急响应。抓好技术融合应用。探索强化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可视化呈现建筑工地等场景的台账管理、风险管控等。
六、抓党建、强引领,谱写干事创业新篇章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政治根基,以党建“强引擎”激发住建工作新活力。聚集党建业务深融合。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互促互进。聚焦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凝心聚力”作用,延伸党建阵地到项目一线,推动攻坚克难等任务见行见效。聚焦干部队伍建设。搭建干部考核体系,用好内部审计和联动考核结果,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党纪警示教育,敲响“警钟”,引导全局上下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