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的精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生态环境局以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一核心目标,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全力推进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建设美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强化执法监管,健全环境监管体系
一是创新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效能。全面推行“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环境执法新模式,积极推动执法工作规范化建设、信息化转型、数字化赋能。借助智慧执法平台,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精准捕捉违法线索。严格落实“双公示”制度,及时、规范、无遗漏地上报行政处罚信息和行政许可信息,全年共公示行政处罚*起,行政许可*项,确保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完善信用监管,督促企业整改。安排专人定期梳理信用受损企业名单,提前向企业发送信用修复提醒函,详细告知修复流程和所需材料。同时,对重点企业信用修复进行现场核查,督促企业切实消除环境污染问题。建立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将全市*家企业实行“红黄绿”分类管理。对绿码企业无事不扰、有事速到;对黄码企业帮扶指导、及时提醒;对红码企业紧盯不放、督促整改,加大执法检查频次。通过这一机制,有效提升了环境执法监管效率,该项机制改革被评为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二等奖、全市一等奖。
(二)广泛宣传引导,营造环保浓厚氛围
---此处隐藏8621字,下载后查看---
(五)加强经济转型与升级,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一是强化生态环境管控。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严格项目环境准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加强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二是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对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的监管,确保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质量。开展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创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加强绿色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创新。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加强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生态环境技术和产品。加强生态环境科技人才培养,提高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能力。
(六)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一是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加强日常环境监管执法,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管频次和力度。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超标排放、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信息化建设,利用在线监测、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提高环境监管执法效能。二是完善环境监管执法机制。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合力。完善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度,规范环境行政处罚行为。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将环境违法企业纳入信用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三是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处置。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环境应急演练,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确保环境应急物资充足、有效。加强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防范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四是推进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加强环境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作风纪律建设,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开展环境执法人员培训和考核,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2025年,市生态环境局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美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