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2025年)>的通知》(x政办发〔**〕39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7年)>的通知》(咸发〔**〕6号)精神,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动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来x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现我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发展多式联运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促进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推动技术装备升级,营造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环境,加快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交通贡献。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市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货物运输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全市铁路货运量达到3050万吨,较**年增长206万吨。全市年运量150万吨以上大型工矿企业中长距离运输(运距500公里以上)的煤炭和焦炭中,铁路运输比例力争达到90%。二、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和衔接水平(三)完善多式联运骨干通道。实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构建“一核三横四放射”(一核指****国际机场,三横指临兴通道、都市圈通道、菏宝通道,四放射指包茂通道、银百通道、福银通道、陆桥通道)的高品质综合运输骨干通道,加强铁路、公路等骨干通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优化交通运输网络结构、提高路网衔接水平。加快麻园子铁路专用线改扩建项目、延长石油铁路专用线、安华铁路专用线建设,协调推进**运煤专线、西平铁路复线前期工作,提升铁路运输能力,缓解瓶颈制约。加快实施西兴高速三桥至**、福银高速**经永寿至灵台(x甘界)、延西高速**至铜川等高速公路大通道的扩能改造工程,提升拥堵和瓶颈路段的通行效率和服务品质;加快推进甘肃灵台(十字)至长武、乾县至周至、**大环高速北段、永寿至灵台(福银二线)和****环线高架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密路网连通,提升路网衔接转换水平。积极协调推动建设大型柴油货车避让主城区绕城高速,加快优化主城区路网结构,提高车辆通行率,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煤炭工业局、中铁**局集团**西站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落实,以下各项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落实,不再重复列出)

(四)加快货运枢纽布局建设。加强与**、**、**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及****国际机场、**国际港务区的协同联动,发挥区位优势,把**打造成陆港型综合交通货运物流枢纽。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带动三原、礼泉、彬州三个节点县城,辐射各县及重点中心乡镇的物流网络体系;搭建以三原华阳物流园综合性专业物流园为骨干,以**中信货运枢纽、永寿县物流中心、长武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中心等货运站场为支撑的物流设施体系。以专业化的集装箱和半挂车多式联运中转站建设改造为重点,提升不同运输方式间基础设施衔接水平,促进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中铁**局集团**西站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此处隐藏4901字,下载后查看---

(十六)加快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立法研究,不断完善综合交通法规体系。推广应用关于多式联运枢纽设施、装备技术等的国家标准,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执行多式联运相关统计标准和统计制度,为科学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市交通运输局、市司法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中铁**局集团**西站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十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统筹利用车购税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或大型物流企业发起设立物流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重要物流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企业减免补偿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降低物流企业成本。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相关财政资金支持,加大对多式联运枢纽站场及集疏运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市级财政加大对多式联运发展、运输结构调整等资金支持力度,对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建设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奖励。各县(市、区)要加大对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的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出台财政引导政策。(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中铁**局集团**西站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强重点项目资源保障。加大对中央、省级物流枢纽、市级物流枢纽、综合货运枢纽、省级示范物流企业、市级物流示范企业、中转分拨基地、铁路专用线、封闭式皮带廊道等项目用地的保障力度,将确定实施的项目纳入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为项目建设预留空间。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对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的运输结构调整项目以及纳入省级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重大项目清单的交通单独选址项目用地,直接配置计划指标。提高用地复合程度,盘活闲置交通用地资源。建立省、市物流重大项目库,加强对入库项目服务保障和全程管理。对支撑多式联运发展、运输结构调整的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开辟环评绿色通道,依法依规加快环评审查、审批。(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中铁**局集团**西站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完善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政策。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实施方案中关于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有关要求。推广低碳技术应用,提升清洁能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行业的使用比重,从源头上降低交通运输活动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放宽新能源货车、冷藏运输车限行政策。鼓励在特殊敏感保护区域创新推广绿色低碳运输组织模式,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建立市多式联运和运输结构调整常态化沟通会商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发展多式联运和调整运输结构作为“十四五”交通运输领域的重点事项,督促工矿企业、铁路企业等落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强化动态跟踪和分析评估,加强督导考核。切实落实“一企一策”要求,细化目标任务,制定责任清单,科学安排工作进度,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在推进过程中,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切实保障煤炭、天然气等重点物资运输安全,改善道路货运、邮政快递等从业环境,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畅通“12328”热线等交通运输服务监督渠道,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

(二十一)强化运输结构调整督导考核。由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煤炭工业局联合成立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督导组,对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督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各县(市、区)政府要强化动态跟踪、运行监测和分析评估,定期报送任务完成情况。(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煤炭工业局、中铁**局集团**西站等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