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门党员干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作为基层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参加党支部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按时完成“学习强国”等平台任务,在集体活动中自觉维护单位形象。但对照高标准仍存在差距:一是政治学习的“代入感”不强,在研讨交流时多以摘录文件为主,缺少结合岗位实际的深度思考;二是规矩意识的“场景化”不足,比如在非正式场合听到不当言论时,存在“不附和但也不反驳”的模糊态度;三是大局观念的“穿透力”不够,起草文件时容易陷入业务细节,对政策背后的政治考量领悟不深。例如在撰写某专项工作报告时,更多关注数据准确性,而未能充分体现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的实践逻辑。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日常工作中能够遵守考勤制度、保守工作秘密,但在党性锤炼上仍有提升空间:一是理论学习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对与本职工作直接相关的内容学得较深,对党的创新理论整体性掌握不足;二是纪律约束存在“弹性空间”,比如外出办公时偶尔因交通拥堵迟到,存在“客观原因情有可原”的自我谅解心态;三是服务意识存在“温差现象”,接待群众时能保持耐心,但处理重复性咨询电话时语气会不自觉地变得生硬。近期在处理某市民多次反映的同一问题时,虽然依规办理却未能主动思考问题反复出现的深层原因。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在具体工作中能够按章办事,但担当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一是存在“路径依赖”,习惯沿用往年工作模板,如制定年度计划时直接修改去年框架,导致部分内容与当前形势结合不紧;二是破解难题的主动性不足,面对交叉性工作时容易产生“等领导协调”的依赖心理,比如在推进跨科室协作项目时,更多扮演执行者而非推动者角色;三是创新实践的勇气欠缺,虽有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流程的想法,但担心增加同事工作量而未提出具体方案。上月设计统计报表时仍采用传统格式,错失了试用新可视化工具的机会。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作为普通党员,在落实组织要求时存在三个倾向:一是履行监督责任存在“老好人”思想,在民主评议时对同事的缺点多以建议形式表达;二是参加组织生活存在“任务观念”,虽然按时交纳党费、参加主题党日,但提前准备发言材料不够充分;三是传播正能量存在“圈层局限”,在家庭和朋友圈能严守纪律,但在网络空间面对热点事件时往往选择“沉默围观”。近期某次党小组会上,对如何提升组织生活吸引力虽有想法,但最终未形成书面建议提交支委。

---此处隐藏2247字,下载后查看---

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我将立足岗位实际,从三个方面入手,把整改措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一)扎扎实实补好理论课。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利用“晨读一刻钟”时间学习《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等辅导读本,重点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基层治理”等与工作相关的章节,边学边记工作联想笔记,每月梳理形成1篇“学习心得+工作改进”的思考报告。每周参与党小组“今天我领学”活动,主动认领政策解读任务,通过备课讲课倒逼自己深学一层。针对文件起草中政治站位不高的问题,建立“政策对标三查机制”:查上级精神是否吃透、查群众需求是否呼应、查落实措施是否可行,确保每份材料都经得起政治检验。

(二)点点滴滴改进服务风。在服务窗口设置“群众满意度即时贴”,办事群众可随时写下意见建议,每天下班前整理汇总,对重复出现的问题建立“重点问题督办单”。推行“首问负责+全程跟踪”工作法,对不属于本职范围的诉求,不仅要告知“找谁办”,还要主动帮助“联系办”,每月至少帮群众代办跨部门事项3件。针对工作中容易急躁的问题,制作“服务心语提示卡”,在电话旁、电脑桌面设置“深呼吸三秒再开口”“换位思考三问”(群众着急吗?政策清楚吗?还能做什么?)等温馨提醒,把耐心服务落实到每个细节。

(三)稳扎稳打练好基本功。建立“老带新”错位提升计划,向科室业务骨干拜师,重点攻坚材料撰写、数据分析、政策解读三项薄弱技能,每周完成1次“仿写优秀公文”练习,每季度独立完成1篇调研报告。在创新方面,先从“微改进”入手,针对重复性工作制作“标准化操作宝典”:把年度考核、数据报送等固定流程画成“思维导图”,添加注意事项红黄蓝预警标识,既提高效率又减少差错。同时,每月选定1项工作尝试“小改革”,比如用共享表格替代重复填报、用手机小程序收集群众需求等,年底前至少形成3项可推广的“土办法”。

总之,此次组织生活会既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党性锤炼,更是一场重整行装的出征动员。本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把“当下改”与“长久立”贯通起来,将问题整改作为淬炼政治品格的实践课堂,持续在深化理论武装中校准价值坐标,在践行初心使命中破除路径依赖,在强化责任担当中激活创新动能,切实把整改成效转化为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以实实在在的转变践行党员的初心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