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开展粮食节约宣传活动。结合机关内部制度建设,根据实际,在食堂张贴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宣传标语,号召机关党员干部带头节俭用餐,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安排专人积极宣传并在聚集点张贴宣传标语,力争宣传工作全覆盖、不留死角;利用校园宣传栏等设施制止餐饮浪费宣传,开展专项教育讲座,引导学生从小培养节约粮食习惯,并引领家长一起参与。结合“粮食质量安全宣传周”、企业走访、节假日、重要活动等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7次。
二是加强粮食质量和规范管理。落实政策性粮食常储常新。严格遵守《贵州省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试行)》《成品粮储备的指导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按照轮换标准,2024年已完成轮换任务。积极推广机械通风、低温储粮、环流熏蒸、粮情检测等储粮技术,不断提高储粮技术水平,减少储粮损耗,确保粮食常储常新。严格执行出入库检测制度。严格执行政策性粮油出入库质量安全检验、储备粮食质量安全验收检验等制度,对储备粮储存期间质量进行全面检测。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质量安全检验,不符合地方储备粮质量安全要求的粮食坚决不得入库。2024年储备粮油随机扦样8次,质检结果均为合格。不定期开展常规质量指标和储存品质指标检验,并督促粮食企业加强管理,根据粮油储备年限及储藏特性,视储粮情况依规检测“三温两室”及筛检储粮害虫,及早发现并精准处置储粮霉变、发热、生虫等问题,实现节粮减损。
三是提升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积极推进XX县乡村振兴粮油加工仓储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约XX亿元,仓储区完成约80%,深加工区完成约68%。引导加工企业适度加工提高原粮利用率,2024年组织XX县日产160吨大米生产线扩建项目、好花红镇粮食日产30吨优质大米生产线建设项目、金晨公司“年产6万吨优质大米加工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申报省级资金,其中XX县日产160吨大米生产线扩建项目获得省级补助资金XX万元,进一步提升大米加工能力,在节粮减损基础上提升效益。
四是降低粮食产后各环节损失损耗。我县已建设XX县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了粮食产后“代清理、代干燥、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能力。及时为农户提供收储、清理、烘干、加工、销售等业务,减低收获后损失。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截至目前,为农户提供免费粮食烘干小麦约240吨小麦,节粮减损量约24吨。稻谷粮烘干约2000吨,节粮减损量约120吨,实现助企扶农减损增收,营造农企共赢良好氛围。
---此处隐藏1352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推动“政策储粮”。按时将2025年储备轮换落到实处,发动社会存粮。督促县粮食购销公司、XX直属库做好粮库检查自查工作,消除粮食库存风险隐患,切实守住管好粮仓。认真细化粮食全流程业务管理责任,强化内部管控,全面提升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的思想、行动自觉。
三是推动“基地收粮”。鼓励企业、合作社开展优质基地订单收购,采取“互联网+预约收购+上门服务”相结合方式,通过政策扶持、企业支持提高群众积极性,推动形成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粮优价的市场化收购新格局。积极申报争取中央和省级涉粮各类资金投入,新建粮食储备库,提升加工能力,加强仓储设施和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建设,全面保障粮食储备安全。
四是推动“宣传节粮”。营造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环境。注重在粮食流通、食品消费实践中宣传节约意识。有计划安排干部到各粮贸企业、商超、学校、社区,利用日常检查、学习培训等方式,提升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意识和行动自觉。
XX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