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从哲学视角看待工程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工程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活动方式。科学活动以发现为核心,技术活动以发明为核心,而工程活动则以建造为核心。这三者虽各有其独特本性,但当它们与哲学相遇时,分别催生了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这三个哲学分支。值得注意的是,与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源自西方而后传入中国的历程不同,工程哲学在21世纪初几乎同时在中国与欧美独立兴起,而且中国的步履甚至早于欧美一年或数年。作为新兴的哲学研究方向,工程哲学就是把工程作为自己研究的主要对象,对工程活动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

工程,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运用科技知识建造人工物(如三峡大坝、“中国天眼”、青藏铁路工程等)的活动,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相比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紧密关系,工程与哲学的联系却长期被忽视。中西方历史上,普遍存在工程界不关心哲学,哲学界不关心工程的传统,致使工程界和哲学界成为两个相互隔膜甚至隔绝的领域。这主要因为,一方面,早期人们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比较简单,还没有形成自觉的、专门的工程活动。直至近代科学技术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才逐渐自觉地开展专门的工程活动,工程活动逐渐成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人们通常认为工程只是科学技术的应用,本身没有什么理论,更没有自己的哲学。事实上,工程作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具有本体地位,在工程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哲学命题,要面对和解决许多复杂问题和重大挑战。可以说,没有工程,科学技术就无法物化或物化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人们就无法利用科学技术为社会造福,现代社会就无法运转。我国学者殷瑞钰院士等人提出的“工程哲学五论”体系框架,特别是其中的工程本体论,明确指出工程作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具有本体地位,并非科学的派生品,批驳了那些贬低工程、忽视工程的哲学观点和思想,明确主张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工程需要哲学,哲学必须面向工程。在理论上弄清这个问题很重要,有助于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工程的本质和地位,也有助于从工程角度提出新的哲学问题。

工程活动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也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也必然会受到当时社会主流哲学思想的影响。不同的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会导致不同的工程理念,进而产生不同的工程结果。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工程技术成果,只有那些符合先进哲学理念的工程技术成果得以流传,成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那些与先进哲学理念相违背的工程技术成果,已经被历史淘汰,或者迟早是要被淘汰的。以往哲学对于工程的忽视,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教训。例如,以往人们认为工程活动只是技术性的,是工匠们的事情,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可以不必为此操心。正是受这种哲学观念的影响,人们没有认真思考工程活动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更没有在工程活动中自觉地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而是采取了征服自然的理念,或者简单地推崇技术决定论。这样一来,在工程活动中,人们往往只关心项目的经济效益,而没有全面、长远地考虑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结果给自然和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像咸海水利工程、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埃及阿斯旺水坝等都不同程度存在各种隐患问题。这告诫我们,人类必须重新认识和认真反思工程活动的性质和理念,特别是哲学层面的反思。工程师和哲学家应相互学习。一方面,工程实践需要哲学的指导,以把握工程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哲学的思辨和理论可以为工程提供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促进工程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从工程哲学角度看,工程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方式。在工程活动中,人们利用自然物建造人工物以满足人类需求,而这种人工物的建造过程必然会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产生影响,有些影响是积极的,有些影响则是消极的,有的影响是牵一发动全身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活动中认识和尊重规律,尽可能趋利避害。因此,从哲学层面思考对做好工程活动至关重要。比如,深入研究和分析工程决策与战略的哲学问题。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和战略?如何评估其风险和收益?如何确保其实施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工程师和决策者具备哲学思维,从整体上把握工程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辩证思维在工程咨询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贯穿工程的决策、规划和评估过程。

第一,系统观。现代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多,系统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在复杂的工程系统中,任何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对工程系统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活动中,要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于工程系统的影响,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二,发展观。现代工程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现代工程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往往会给自然和社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工程活动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发展的同时不断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第三,矛盾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工程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引起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人类不能开展工程活动,甚至认为应该停止工程活动。事实上,没有工程活动,就没有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这就需要在工程活动中,树立科学的矛盾观,善于正确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在不断调整各种关系中实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