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厂务公开对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作用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为生产经营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纪律保障是企业党委、纪委面临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厂务公开是强化民主监督,发动群众反腐,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正确认识,增强实行厂务公开的自觉性

厂务公开是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加强民主监督、预防和遏制腐败、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行厂务公开,不仅保证了职工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权力运用和企业重大经营管理行为的知情监督权,调动和发挥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而且促进了公平竞争和公正履职,有力促进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从而进一步增强实行厂务公开的自觉性。

二、规范创新,建立厂务公开长效机制

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点就是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这些关键环节的监督控制搞好了,就能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只有不断规范运作,强化民主管理,创新监督机制,才能较好地引导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健康发展。

---此处隐藏1363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创新监督形式。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就是发动群众监督生产经营,实行民主管理。可采取简报信息、会议、公开栏、显示屏等形式,按年度、季度、月度实行定期公开不定期公开,让职工广泛了解生产经营的状况,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实施有效的监督,防止决策失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四是完善监督机制。要注重从组织领导、健全制度、规范运作、深化内容、监督落实、实际效果、职工满意程度等方面,不断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要重点规范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机制,保证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权利的落实;规范以厂务公开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维权机制,组织职工代表对厂务公开定期进行巡视检查;规范以民主评议干部制度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机制,坚持每年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从组织考评、职工民主评议、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等方面加以考核。对组织信任、职工拥护的好干部进行表彰;并将考评结果记入科级干部廉政档案。考评结果在矿务公开栏和队务公开栏内向职工进行公示。

三、注重“五性”,增强民主监督效果

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是建立在对生产经营管理监督的客观现实之上的监督,这种监督要求实行厂务公开必须具备时效性、真实性、广泛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时效性就是把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向职工群众公开的内容及时公开或者定期公开,让职工群众及时了解有关信息,从而实施有效监督。真实性就是客观准确的反映公开的内容。只有让群众真实了解决策,真实知晓重大事项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情况,才谈得上群众监督和民主管理。广泛性就是要尽可能地扩大公开的范围,除了企业秘密和不便于公开的事项外,凡是应该让职工知道的都应当尽量向职工公开。完整性就是公开的内容是否完整,如公开的内容不完整,职工群众就会如瞎子摸象一知半解,无法监督。规范性就是按程序公开。只有充分扩大职工的知情权、发言权、议事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大职工的民主监督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和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才有保障,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厂务公开具有鲜明的源头控制和治理功能,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把领导者的权力置于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就能从源头上使领导干部的权力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促进其廉洁自律,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健康深入发展。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