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情况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责任。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将*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学习纳入镇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镇村干部学习计划,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要求,精心谋划部署,及时组织召开镇村社干部会议,细化分解2022年农业生产计划,签订粮食安全及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建立主要领导抓总、包村领导抓面、村社干部抓点、镇干部抓地块的网格责任体系,实行“周报告、周分析、周通报”制度,形成上下贯通、有效衔接、一抓到底的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体系,全面落实“三农”工作硬任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各村通过采取“大喇叭”、电子屏滚动播放、AAA群推送等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广泛宣传粮食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积极开展粮食科技周、世界粮食日和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力营造爱粮节粮良好的工作氛围。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接受舆论监督,对群众举报和媒体曝光的粮食安全、耕地撂荒等问题线索及时核实,严肃查处。对所有涉及违规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以动真碰硬的作风,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

(三)严守耕地红线,杜绝“非农”“非粮”化。严守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镇域耕地保有量稳定在55398.6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49110.27亩。结合“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惠民生促发展”活动,组织村社干部及网格员开展走访排查,做到一户一查、摸清底数,重点排查是否有违规占用确权承包地、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栽植果树苗木、乱占乱建、非法取土造成耕作层破坏等情况,经查全镇无违规占用情况。建立了耕地“非粮化”和撂荒地信息台账,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通过摸底排查,明确种地农户信息,地块位置、面积和类型等要素,做到地块可查询、可定位,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发生。对XX村耕地“非粮化”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已于今年3月底将所有钢架大棚拆除,耕地恢复原貌种植玉米。

(四)优化产业结构,稳定种粮面积。紧盯全年口粮田目标任务,不断调整全镇产业结构,形成蔬菜、玉米制种、大田玉米、粮食作物、特色种植的多元产业发展格局。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土地流转,全镇2019年至2020年完成XX、XX、XX、XX、XX等5个村1.4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组织实施XX、XX2个村1.0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效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全镇累计流转土地面积3.74万亩,2022年新流转土地5847亩,推动土地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2022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也稳定在3.9万亩以上,其中,落实以小麦、稻米为主的“口粮田”3012亩,在XX村、XX村建成连片500亩以上的小麦种植基地2个,连片100亩以上的“XX老稻米”种植基地2个。

---此处隐藏1719字,下载后查看---

今后,我们将认真研究谋划,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有力的措施,严格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全力以赴落实粮食安全工作。

(一)推广经验模式,争取资金扶持。大力推广“一户一块田”经验模式,加快组织实施好XX、XX2个村1.0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确保按照工期计划完成建设任务。持续争取农业农村发展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给予倾斜,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下一步实施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提升产值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二)强化宣传引导,增强种粮意识。在前期政策宣传的基础上,结合党的XX大政策理论宣讲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推送粮食安全相关政策知识和要点,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率,切实增强农户粮食安全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人人支持粮食种植、人人参与粮食种植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水平。加快全镇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完成XX镇“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规划新建XX村、XX村、XX村3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站,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环节开展服务外包、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综合服务,逐步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四)建立考核机制,推进责任落实。提升全镇粮食购销领域监管能力和治理水平,将粮食安全监管与镇村干部考核体系相挂钩,签订专项目标责任书,持续抓好涉粮、涉地问题整改,对存在的问题,做到重点整改和全面整改相结合,具体问题“当下改”与制度机制“长久立”相结合,一体化推进粮食安全责任制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