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具有划时代意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举世瞩目,影响深远。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实践成果。我们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聚合力。新发展理念是在改革中形成的,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是在改革中破除的,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也是在改革中逐步实现的。正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1.3%上升到18%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680美元。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正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在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果。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制度成果。我们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提高制度竞争力。我们不断丰富和拓展制度内容、优化制度结构、完善制度体系,我国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更加完善,特别是把党的领导制度确立为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日渐成熟定型。我们强化制度执行,着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些都不仅是为当下计,更是为国家长治久安谋。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理论成果。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背景下谋划并推进的,呈现出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关联性联动性强等突出特点。我们在改革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学把握改革面临的时与势、危与机,及时总结新鲜经验,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形成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强调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调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强调改革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强调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强调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强调必须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等。全会《决定》明确的“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就是从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凝练出来的。这些理论成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
---此处隐藏3508字,下载后查看---
四、营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围
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顺利推进改革十分重要。要切实做好改革舆论引导工作,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要正确理解和解读全会《决定》精神。全会召开3个多月来,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兴起了学习热潮。接下来,要乘势而进,在深入学习、准确理解、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加强对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些重大理论观点的研究和阐释,特别是加强面向基层和群众的宣传、解读,及时澄清、驳斥各种误读和歪曲,引导全社会正确理解党中央的战略考量,正确理解各项改革举措的现实意义、目标指向,以凝聚共识,筑牢全党全社会共抓改革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
要合理引导改革预期。要看到,改革是利益格局调整的过程,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利益诉求。要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大局意识,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和个人利害得失。改革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下子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不能急于求成、好高骛远,不要把调子起高、胃口吊高,而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还要看到,改革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改革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形成舆论合力,加强正面宣传,把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讲充分讲清楚,善于用群众身边小故事讲好改革大道理。持续关注和回应社会关切,及时解疑释惑。有力批驳错误言论,澄清是非、以正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