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春天,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两会期间,一系列涉及民生领域的政策部署和重要指示,为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民政工作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作为市民政局党组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深入学习两会精神,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深化社会救助体系改革,夯实民生兜底保障基础

2025年全国两会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强调要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民政部门与公安、人社、医保、住建等部门加强协作,打破信息壁垒,全面采集困难群众的收入、财产、就业、医疗等信息。运用数据分析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精准筛选出可能存在困难的家庭,将其纳入监测范围。同时,完善民政部门统一认定监测、多部门协同救助的体制机制。民政部门负责对困难家庭进行认定和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家庭信息推送至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制定针对性的救助措施,形成救助合力。例如,对于因病致贫的家庭,医保部门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人社部门提供就业帮扶,教育部门减免子女学费等。

(二)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发展。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是社会救助工作的创新之举。我们将为困难家庭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他们缓解因生活困难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生活信心。在就业指导方面,联合就业服务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意愿,开设家政服务、电工、焊工等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推荐就业岗位,跟踪就业情况,确保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同时,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参与服务类社会救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关爱照料、法律援助等服务,丰富救助内容,提升救助效能。

---此处隐藏4382字,下载后查看---

(一)推进殡葬领域改革,是满足群众殡葬需求、减轻群众殡葬负担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新建、改建一批殡仪馆、公墓等殡葬设施,提高殡葬服务能力。完善基本殡葬服务制度,明确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和标准,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降低群众殡葬负担。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加强对殡葬服务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违规建设、炒卖墓穴、强制消费等行为,规范殡葬市场秩序。同时,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倡导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树立绿色殡葬理念。

(二)深化婚俗改革,推广简约适度、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内容。我们将建设婚俗文化宣教基地,通过举办婚俗文化展览、专题讲座、集体婚礼等活动,宣传优秀婚俗文化,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邀请专业的婚姻家庭咨询师,为新婚夫妇提供婚姻家庭辅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夫妻关系、家庭关系,提高婚姻质量。扩大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范围,方便群众办理婚姻登记,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水平。

(三)加强行政区划管理,坚持党中央对行政区划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优化行政区划设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将科学合理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协同发展。加强对行政区划调整的评估和监测,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行政区划调整平稳有序。同时,加强行政区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行政区划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2025年全国两会为民政工作描绘了宏伟蓝图,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导,牢记为民宗旨,强化责任担当,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