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在乡村全面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乡村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年轻干部扎根基层、投身乡野,当“多听”“多学”“多干”,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以青春之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奋斗为笔书写筑梦乡野“高分卷”。
倾身“多听”厚情怀,做知农爱农的“奉献者”。“最美教师”“白发村官”“赤脚医生”……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后浪”们选择扎根基层、砥砺奋斗,在不同角色转换中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成为涌动在农村大地的别样风景。最美的青春在乡野,最美的青春是奉献。年轻干部应厚植爱民情怀,以“俯身倾耳”之姿贴近农民,和农民说在一起、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全方位了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真心拜农民为师,尊重农民创造性,多听农民“沾泥土”的方言建议、“带露珠”的创业故事、“冒热气”的探索创新,善从农民视角、立场出发看问题、做决策,避免决策过程中的“自以为是”和政策推行后的“水土不服”,让决策听民意、政策接地气,实实在在造福农民。
沉心“多学”练本领,做学农务农的“耕耘者”。基层既是年轻干部施展才华、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更是任务重大、问题复杂、矛盾多样的“大擂台”。在大有可为的乡村大显身手,书写与时代同行的青春篇章,离不开攻坚克难的能力本领,少不了脚踏实地的实践锻炼。①年轻干部要勇于沉入一线学,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不搞“拿来主义”、反对“照本宣科”,在调研走访中收集靠谱的“千金方”,在因地制宜中沉淀管用的“富民策”,将理论知识与农村实践结合,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路径。②坚持真抓实干,敢啃硬骨头、敢接烫山芋,瞄准乡村工作的难点痛点,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积累宝贵经验,在推动产业发展中锤炼过硬本领,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好乡村发展中的每一个难题。
放手“多干”扛使命,做兴农强农的“先行者”。“95后”村支书张桂芳请画师为村子绘“彩虹墙”,让家乡火起来;“新农人”李阳返乡后引入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系统,为千亩农田插上科技翅膀……充满激情、敢闯敢干是一代代青年身上最鲜明的特质。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年轻干部当拿出我来、我上、我干、我行的勇气,扛起“强农兴农”的时代重担,把优势发挥出来、把热血挥洒出来,常思常新、善于求新、主动创新,打破传统思维的禁锢,挣脱常规路径的束缚,拿出行之有效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路子”。充分运用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农具”,在实践中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迸发振兴乡村的“新活力”。
逐梦正青春,奋进正当时。新时代青年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自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青春之姿筑梦乡野,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书写精彩人生华章,用无悔青春跑出属于当代青年的崭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