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旧岁将尽,新岁伊始。不知不觉间,我来到xx省xx市xx区xx乡xx村驻村锻炼已三个多月。在驻村的一百个日夜里,我走入田间地头,认识农民朋友,体验农村生活,参与农村建设,以“向下”的姿态扎根基层、了解基层、融入基层。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主席指出:“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作为一名选调生,当牢记初心使命,以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从基层点滴“小”事做起,绘就乡村未来“新”景。
注重走村入户“小细节”,构建服务群众“新常态”。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基层工作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真心实意地纾民困、排民忧、解民难,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人民的心坎上。入户走访作为了解村情、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我们多一声问候、多一个笑容、多一点耐心,村民便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满意。在一次走访过程中,脱贫户对自身收入和政策享受情况有疑惑,我便拿出纸笔,和他坐在一起,仔细核实其帮扶政策享受情况,通过一项一项说明和计算,让他详细了解自身政策享受情况,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细致的服务态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点燃学习求知“小火苗”,注入乡村教育“新动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支撑。传统乡村由于地处偏远、公共基础设施不发达等原因,师资力量整体较为薄弱,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为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在驻村期间主动投身乡村教育帮扶工作,先后在长洛中学开展了学习经验交流分享讲座和地球科学知识科普讲座,用自身经历和专业知识激发学生求学求知的热情,引导学生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鼓励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在学生课余时间,通过和学生们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等方式,了解学生内心世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升学校办学活力,让学生能上学、上好学、爱上学。
弹好纠纷化解“小音符”,奏响乡风文明“新乐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乡风文明作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乡村治理、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基层作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前沿阵地,要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自治、法治、德治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搭好矛盾纠纷的沟通桥梁,弘扬向上向善的传统美德,涵养礼让包容的社会风气。有一次村里两户村民因菜园用地问题产生了矛盾,得知消息后我和村干部立即前往现场了解情况、调处矛盾、化解纠纷。我们认真倾听双方意见和要求后,通过分别谈话、共同协商的方式,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劝导,让当事人慢慢放下心中芥蒂,拉近彼此距离,最终使得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和解,让纠纷调解的基层声音汇聚成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