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党性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对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出了明确要求,锻造了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先锋模范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将加强党性修养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推动党性修养整体提升。重要领导在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重要领导关于党性的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升思想觉悟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领导关于党性的重要论述,自觉将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永不止步、永葆本色。

一、加强党性修养、锤炼坚强党性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对党员的党性要求,始终把锤炼坚强党性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并根据各个时期的工作重心提出了锤炼党性的具体要求,锻造了一批批信念坚定、党性坚强的党员队伍,保障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根据革命斗争的形势任务,着重从对党忠诚、忠实为党服务、肃清非无产阶级思想等方面对增强党性提出要求。党成立初期,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GCD章程》规定,“凡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者,均得为本党党员”,明确提出了党员必须对党忠诚的要求。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并针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要求“彻底地加以肃清”,从而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觉悟。抗日战争时期,党性要求已经较为广泛地出现在党内政治生活中。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将GCD员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自身党性修养相联系,指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以增强党性为主题的中央文件,其中,列举了当时党内存在的违反党性的各种倾向,提出应当在党内更加强调全党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服从中央领导的重要性;更严格地检查一切决议决定之执行,坚决肃清阳奉阴违的两面性的现象;在全党加强纪律的教育;等等。这一时期,党还从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肃党的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努力使全党同志“更加坚定自己的阶级立场、党的立场与党性”,有力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之后,面对革命胜利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形势任务,着重强调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和维护党内团结来增强党性,反对任何妨碍中央统一领导、损害中央的团结和威信的言论和行动。在1950年下半年至年底全党分批开展的整风运动和1951年5月至1954年春全党分期分批开展的整党运动中,我们党进一步深化了对党性修养的认识,在党员的党性上也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比如,中国GCD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中国GCD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一切党员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即党的利益,摆在自己私人的利益之上,党员的私人利益必须服从人民的即党的公共利益;等等。这些重要要求有效解决了我们党全面执政以后党内存在的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等问题,进一步改进了党员干部的作风,有力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使党的组织更加坚强有力,为我们党顺利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个时期主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开展党性教育来增强党性。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了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持党性和根绝派性、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等党性要求。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增强党性”写入党章,以党内最高法规的形式对全体党员提出明确要求。这一时期,我们党还从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出发,在党内集中教育中注重加强党性教育,强调增强党性就是要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群众实践中经受考验等。这有力促进了全党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和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绩。

---此处隐藏6257字,下载后查看---

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GCD员坚强党性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重要领导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有效锤炼了全党上下的党性,持续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自觉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以优良作风涵养坚强党性,以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赖。

(五)在严守党章党规党纪中锻炼坚强党性

衡量一名党员的党性是否坚强,是否守纪律、讲规矩是一条重要标准。广大党员要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党章、尊崇党章,严守党章党规党纪,筑牢纪律规矩意识,按照党章的规定、党章的标准来提升党性修养;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规制定、党纪学习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要求,让铁纪“长牙”、发威。要把学习《中国GCD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坚持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准确把握“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要对每一条纪律都认真钻研、学深学透,既知其言又知其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六)在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中锤炼坚强党性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就越需要党员干部在实践中磨砺能力素质、展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而党员干部是否勇于担当、敢于斗争,最能看出其党性和作风。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有进展、展成效。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创新思维,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效率和公平,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都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以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坚定意志,有效化解经济、科技、社会、网络、外交等领域各种风险,坚决打好一场又一场硬仗,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